• 2012-03-26
  • 阅读量:2110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尹应娥

   他很潮。
      
   他是一个80后。
     
   他拥有19家店。
      
  他大二开始开店,在化妆品行业摸爬滚打了近10年。
      
  他就是武汉七分美化妆品连锁总经理张锐。
      
    张锐大一期间就跟人合伙开了9家奶茶店,同时涉足包包店等。自大二开始,头脑敏锐的张锐瞄准了化妆品校园店的市场机遇,与化妆品谈起了“恋爱”。然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校园店越开越难,市区商圈店成本越来越大,十年“爱情”长跑,张锐一度产生过“分手”的想法。

    校园店何去何从?

    七分美目前在武汉核心商圈拥有8家店,其中,光谷商圈就有6家店,除了武汉阳逻郊区200平方米的大店外,其余的店均以校园店为主。
     
    张锐告诉记者,2004年开一家校园店,成本才三四万元。2005年、2006年时校园店的生意比较好做,竞争小,一年销售100万元,可以赚30万元左右,而2008年以后,校园店的经营逐渐变得艰难。“现在一家校园店一年能赚5-8万元就很不错了。”张锐表示,现如今,10家校园店的销量只能抵得上一家市区店。
     
   谈及校园店的生存困境,张锐表示,一方面,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大学生热衷于网购。另一方面,随着校园店周围商圈的完善,商超渠道分流了众多客源。同时,校园店还有先天的局限性,正常的生意时间只有9个月。最重要的是,由于商圈店的营业额上不去,使得校园店很难备货。尽管张锐想尽力完善校园店的货品结构,期望通过货品的丰富充实校园店的品类,但是,由于一家校园店月销售额只能达到四五万元,也就意味着校园店只能存活10来个品牌,要想丰富货品,产生的只有库存。除此之外,校园店商圈的房租一般都在3000-5000元一个月,成本的压力直线上升,再加上校园周围夜市繁华,很多网络热销品被一些夜市经营者淘了去。
      
    对于校园店,张锐由曾经的“爱”转为“恨”,虽然还保留十来家校园店,但张锐表示不会把重心倾斜在校园店经营上,更不会再开校园店。

    商圈店危机四伏

     “武汉所有商圈店压力都很大。”张锐表示。
    
    武汉光谷商圈就是一个典型。对于化妆品店的老板而言,光谷商圈是一块难以割舍的沃土。如今的光谷步行街,有6家七分美、3家大雅、2家金梦妆、2家彩莎、1家汉莎、1家尚品、1家彩虹,1家娇兰佳人。另外,还有屈臣氏及The face shop单品牌店等,略微数数,光谷步行街一带不下20多家化妆品店。
     
   张锐告诉记者,光谷商圈的平均房租维持在每平方米800元,公摊面积另算。随便一个50-60平方米的店面,月租金至少是7-8万元,一年下来,加上物业等费用,至少是100万元左右的房租。在张锐看来,店面每个月必须保持20万元的销售额才能保本,房租占到了销售额的30%。据张锐介绍,去年七分美一连关了6家商圈店。“市区店左算右算最终只能保本。”
     
   店面租金上涨的主要源于一些专门倒门面的中间商。张锐介绍,武汉司门口的好门面,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谁都可以拿下来,但前提是,100平方米左右的好店面每年房租至少200万元,并且还得一次性缴清。
     
   相比本土化妆品店的租金压力,莎莎、丝芙兰就相对容易。据了解,资金实力强的莎莎花了近2000万元在光谷商圈购买了一间200平方米左右的门店,直接开辟直营店。丝芙兰待遇更不一样,光谷商圈当时提出免费为其提供150-200平方米的店面,鉴于光谷商圈的消费水平偏低,丝芙兰毅然放弃了此机会。跟丝芙兰一样,屈臣氏也经常能享受免费的“午餐”。
     
   除了店面租金的压力,来自同行的竞争也不可小觑。撇开武汉强势的商超百货,虽然光谷步行街的各店都略有差异,但从品牌结构上来看,大致相同。张锐表示,就拿金梦妆来说,虽然两店隔街相望,但90%的品牌基本相同。这样一来,店与店实力的竞争就更为激烈,而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拼服务,而服务又要归结为员工。因此,张锐今年打算重点从员工着手,加强团队建设,逐步实现标准化、统一化管理。
     
   对于郊区店,虽然七分美也已尝试,但张锐表示,二级市场开店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今年,七分美不会再轻易开店,重点工作会从团队建设出发,提高单产。

记者手记:
    
  采访即将结束时,张锐告诉记者,说自己很累,开化妆品店付出得不到回报,真想把店转出去,但已经进了这个围城,立即脱身也不容易。
   
  他还说,2月28日要交房租、物业费,一次性缴纳99万元,再加20万元押金,再把装修货品一算,一家店就得投资200万元左右。“有这个钱还不如拿出去放贷。”
   
  其实,类似的“七分美现象”很普遍,市区店该何去何从?这个命题恐怕是“张锐”们都在思考的问题。
   
   无可否认,走店铺品牌化之路,走差异化路线依然是终端店赖以生存的不二法则。或许,换个思路,聚焦某个领域也会发现商机。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