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3-21
  • 阅读量:8805
  • 来源|
  • 作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记者 杨烁

近期,宝洁美国总部向全体员工提出了一项提前退休计划,该计划虽未披露具体目标,但公司表示这项提议将促使一定人数的员工主动离职。由于鼓励提前退休被视为一种变相裁员,宝洁公司和其他主要跨国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再次成为公众焦点。

 

近年来,随着欧美跨国企业在中国变相裁员、人才流失的矛盾愈演愈烈,本土品牌拥有了更多选择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机会,不仅人力资源问题开始成为化妆品行业关注的焦点,欧美企业和本土企业的竞争实力也因而此消彼长。

 

人才,抑或零件

 

6年前,王勇(化名)毕业之后,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考察,被一家著名跨国化妆品集团录用,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进入该集团的高端化妆品部门工作。

 

培训生管理模式是很多跨国化妆品集团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王勇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进入公司第一年,公司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同时也通过市场、销售等多种岗位的实践帮助他们培养一种全局观。一年以后,公司还给每位管理培训生指派专门的工作导师负责指导其新的工作,一旦能力培养成熟,公司就开始分配具体工作部门。

 

尽管在该跨国企业的高端化妆品部门获得了丰富的百货店渠道经营管理经验,薪酬待遇方面也有相对合理的晋级制度,但是王勇发现,工作3年多来,每天几乎没有在21点前下班,而且在升职的道路上似乎始终都有一块玻璃幕墙挡住了去路。跟随着部门品牌总监的离职,王勇也离开了现在的部门,3年间先后换过两家跨国企业,感觉同样的问题始终存在。

 

Andy(化名)是另一个典型案例。他早期供职于宝洁公司全国品牌项目和区域销售业务管理,11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发现了跨国企业在中国公司的运营特点:严格意义上讲,在中国的很多外企并非百分之百完整的公司,相对独立并自我制定战略和运作体系的主体部门是销售部门,而其他一些关键部门例如产品研发、品牌发展、生产和质量管理等都有和全球总部对接的体系,他们在中国的策略和规划很大程度上会来自于全球总部中对应部门的输送、管理或影响。言下之意,跨国公司给予管理团队在关键部门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

 

实际上,欧美跨国企业人员流失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最近几年,很多工作10年以上的核心成员流失开始成为常态,工作三年以内的新人也频繁跳槽,甚至一个高层离职会带走一批员工和原有的客户,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始成为整个行业的关注焦点。

 

欧美企业在团队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某一个总监如果离职,那么这个部门的所有人员、甚至包括终端零售网点的BA都要全部更换,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企业内部帮派体现。奥洛菲集团董事长何国光告诉记者,外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能够决定一个部门主管甚至整个部门的命运,因为中基层员工的实际作用就类似于流水线上的高级零件,随时可以替换,这就造成跨国企业的团队成员非常不稳定,人才流失成为常态。

 

要品牌力还是人力?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开始进军百货店、商超渠道,加上在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日益规范,这些本土企业开始通过高薪、分配企业期权、持有企业股份等各种优厚条件,吸纳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的核心成员加盟。随着本土企业将人才储备和建设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在人才观念方面的差异性使得竞争对比情况发生了变化。

 

杭州芳源公司百货店渠道负责人来自Dior公司,加盟芳源公司早期,他并不适应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团队氛围和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一度选择了离职。然而随着芳源公司在百货店、商超渠道的发展和扩张,他看到了本土企业的发展前景,也逐渐意识到本土品牌的竞争优势,不久之后又重回芳源公司,而且已经成为核心骨干。从高端品牌带来的高端心态往往是跨国企业人才加盟本土企业后最难跨越的心理关口,一旦克服这一障碍,他们会发现自己在本土企业往往更有用武之地。

 

多数加盟本土企业的跨国公司管理人员表示,他们对商超百货渠道的认识、品牌规划、发展策略、大型资源整合、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拨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多经验,可以帮助本土企业分析判断百货商超渠道的机会和潜力,在何种时机和条件下进入,各种供货渠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品类拓展管理方面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帮助。

 

尽管欧美企业在人才流失问题上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但是从未来一段时间内来看,这个问题并不足以影响到高端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的人才大战也不会改变竞争格局。欧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力,相比之下,中基层人才所处的战略地位只在其次,而且对于很多跨国企业而言,人员的合理流动并非是一件坏事,这可以保证其团队始终流动着新鲜血液。

 

  业内人士表示,每年从Dior、兰蔻、H2O+这些高端品牌流出的人才,对于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而言存在着如何培育和使用的问题,因为这些人才带来的是高端品牌操作思路和管理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本土品牌。相比之下,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大众类日化企业的品牌经理则更符合本土品牌的人才标准,两者在操作思路、主流渠道和资源方面更加合拍。因此,对于多数本土企业而言,只有10%的跨国企业流动人才能够符合使用标准。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