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国,总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浪漫与这个国家如影随形。也因此,那些给向往时尚的人们带来无数美好梦想的东西,无不在这里生根,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在这里,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集团在这里……
从想象中的神秘浪漫到揭开面纱后的惊艳亮相,法国品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奢华、时尚、经典、感性……得益于此,欧莱雅、家乐福等法国企业在中国,都获得了卓越的发展。
时尚奢华的代表
LV皮包、兰蔻化妆品、香奈儿香水……在中国消费者的印象中,法国已经俨然成为了奢华、时尚、经典的代名词。
LV是至高无上的,这个奢侈的经典,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早已演化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相较于同为法国品牌的爱马仕、克罗伊等国际顶级品牌,LV在中国早已耳熟能详。
实际上,从LV品牌的母公司——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代表着美与时尚的化妆品牌,迪奥、娇兰、纪梵希……这些来自法国的高端化妆品牌已经在中国的百货商店里牢牢站稳了脚跟。当然,我们也不会错过同属LVMH集团,有着全球最大的“美容糖果店”之称的丝芙兰,它在中国高端化妆品专卖店领域给我们带来了连连不断的惊喜。
事实上,引得中国消费者如此偏爱,还缘于法国品牌创造了相当数量的近乎永恒的经典:玛丽莲•梦露的“我只穿香奈儿5号睡觉”成就了香奈儿5号的香水传奇,时至今日香奈儿5号仍然是每个女性都梦寐以求的香水;1980年面市的sisley全能乳液,如今仍然畅销全球。
然而,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一场法国文化盛宴的远不止这些奢侈品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欧莱雅这类服务于多层面消费者和家乐福这类服务于最大众群体的法国企业,它们更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愈加丰富的法国文化触摸。
中法文化的融合
不同于在西欧等成熟市场逐步放缓的脚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已是连续几年两位数的增长。如此成就的获得,当然离不开欧莱雅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知和把握,它将法国文化与中国本土市场融合得淋漓尽致。
全球收购品牌并将各国文化融为一体一直以来都是欧莱雅最为擅长的作战方式。如今,欧莱雅旗下既有来自美国的美宝莲、契尔氏,也有来自日本的专业彩妆植村秀,还有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羽西和小护士。
除此之外,欧莱雅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在媒体和政府公关方面的长袖善舞。欧莱雅不但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主攻政府媒体,而且欧莱雅还是最早开始在中国主推媒体及公众公关的外资企业之一。
在本土化和公关之外,欧莱雅的营销也一直为业内所称道。记得一位业内人士曾由衷地向记者感叹,“非常佩服欧莱雅品牌营销的能力,它甚至是推一个品牌就能成功一个品牌。”
众所周知,欧莱雅有着强大的广告攻势,它一贯擅于陆海空全方位立体式营销,而且,它还有着独立高效的品牌经理制度,这些都使得它能对中国市场做出最快最适合的策略反应,终于一跃成为了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排名第二的日化企业。如果按照欧莱雅现今的发展势头推算开去,在不久的将来,欧莱雅或许真能完成“中国日化第一”的梦想。
事实上,法国在华企业不仅有欧莱雅这样的大众熟知品牌,它还有许多声誉不错的专业美容和美发品牌。在国内不少高档的SPA会所,常常都能看见柏姿、欧丽芙、蓓朵等法国专业美容品牌的身影,而卡诗、美奇丝、巴黎欧莱雅等品牌在发廊中也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更加大众的触角
时尚奢华,这是法国品牌在中国最为深刻的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接触大众方面有所欠缺。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连锁卖场的家乐福,它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上显然做得更加彻底,同时步伐也更为稳健。无论是从经营理念、选址定价,还是门店营销上,家乐福均能及时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做出相应调整。
不过,恰恰是因为家乐福和大众走得最近,它往往在中法关系发生微妙变化时首当其冲。经历过几次危机之后,如今家乐福在大众公关方面已练就了处理危机公关的能力。
诚然,在中国的法国企业绝不可能只有这几家,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法建交45年来,双边贸易从每天1亿美元增长到每天1亿多美元,今天在中国的法国企业超过3500家。
而在化妆品行业一脉,目前进驻中国的品牌企业也是纷繁多样。在这其中,行业协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不可忽略。直到2006年底,法国仍是欧洲所有国家中唯一一个在中国建立了化妆品行业协会常设机构的国家,而在法国香水美容化妆品工业联合会有进出口来往的130多个国家中,中国也是它唯一一个建立了常设代表机构的国家。
未来,或许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通过协会介绍、行业展会等方式进入中国,与前辈相比,那些后进中国的企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将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