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牌创立之初90平方米的办公区到如今的1200平方米;从最开始的10人小团队壮大到目前的150人;从最开始产品无人问津,到现在拥有50多万会员,年销量突破1亿元……一路走来,专注电商渠道、专注膜类产品的膜法世家品牌堪称“传奇”。
被“逼”上淘宝
有人说,膜法世家是互联网创造的传奇。但鲜有人知道,其品牌创始人黄晓东是被逼上淘宝的。
膜法世家品牌创立于2005年。成立之初,黄晓东和众多厂商一样兴致勃勃的开始线下招商,打算大干一场,不料却屡屡碰壁。2年时间只招到一家代理商,这导致货品严重积压。
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晓东得知柠檬绿茶一个月可以在线销售几万元。初听此消息时,黄晓东很怀疑。但淘宝每件产品的交易量顾客可直接查看,粗略一算,果真如此。随后,黄晓东用了近半年时间研究柠檬绿茶、西溪漫步等化妆品网店的销售数据,结果发现有的网店一个月的销售额竟可高达几十万元,这让他大为惊讶。
虽然一直坚信自己品牌的品质,但前两年招商的失败,让黄晓东有些受挫。不过,既然已经赌了两年了,黄晓东决定再赌一把。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黄晓东进入淘宝的第一件事就是“免费送”。黄晓东临时加工了20万份膜法世家的小样开始在淘宝上送。一个月之后,小样的送出量开始翻倍,尤其让黄晓东欣喜的是,随着送出数量的翻倍,产品的评价也出来了。到第四个月月底,黄晓东开始尝试着卖产品,卖了一个月,效果非常好。
接着,膜法世家经过几次忽高忽低的价格调整之后,最终确定了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89元到129元之间的价格区间。
只要有人跟随,我们就要去创新
与众多贴膜不同的是,膜法世家以水洗面膜切入市场。黄晓东表示,当时水洗面膜在台湾是一个趋势。他认为,中国化妆品销售市场原创动力不足,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跟风。“既然在台湾有市场,不久之后在中国应该也会有市场。”并且当时可采等贴膜品牌已经树立了其稳固的地位,要想突破,只能差异化。基于这样的分析和判断,黄晓东大胆的选择了水洗面膜。
但一个品牌要发展,仅仅跟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当时制定了两个策略:一个是跟随,一个是原创。”目前市面上卖的比较好的补水面膜,类似韩国的草莓酸奶面膜,膜法世家都有,这是跟随。但是,黄晓东认为,既然是国货,要就立足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所以膜法世家就将绿豆、桂花等产品作为面膜的重要成分,研发新的面膜种类,并将之作为主打产品推向市场。
绿豆是膜法世家的一个创新,但目前市面上的绿豆面膜很多,膜法世家于是进行了大胆创新,将绿豆系列升级为绿豆冰沙系列。据了解,这个技术目前在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达到。
“我们的原则是只要有人跟随,我们就要去创新。”黄晓东对记者如此表示。黄晓东的目的就是做出品牌壁垒,达到一定高度,让对手难以模仿。
并且,从2011年5月份开始,膜法世家着手延伸产业线。其洁面类产品投放市场,一天就卖了8000多瓶。到目前为止,膜法世家开发的产品除了面膜外,还包括洁面、纯露、精华、足膜、手膜、去黑头的套装、卸妆油等。
从面膜延伸至其他护肤领域,这对膜法世家来说是有风险的。一方面,面膜的销量在一定时期内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会让顾客感觉该品牌不再专注。但黄晓东的理由是,整个电商的竞争会越来越白热化,淘宝网获取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如果仅限于膜类产品,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要发展,必须有文化理念”
经过几年的发展,膜法世家在众多消费者心中似乎已变成了膜类产品的代名词,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好事,但黄晓东却试图扭转顾客的这一认识误区。
缘何如此?从面膜延伸至其他护肤品品类是原因之一。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黄晓东想传递给消费者一个这样的理念:膜法世家不是一个卖面膜的品牌,而是一个天然的品牌。
“打功效牌是初期的做法,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理念。”纵观国内日化行业,多年来,各种品牌层出不穷,但很大一部分都是“来去匆匆”。黄晓东认为,产品随时有可能会被消费者抛弃,但一旦产品背后的理念得到认同,消费者的忠诚度会更高。纵观国际大品牌,无一不是如此。
“能做成百年品牌的,绝不仅仅是因为产品,而是因为背后的文化。但中国化妆品品牌恰恰缺少这种东西,大家都在炒概念。”看清现状的黄晓东坚决认为,品牌要长久发展,文化才是根本。
于是,膜法世家将2011年定为品牌升级年,并请金莎做代言。将品牌口号改为“爱的魔法 美的蜕变”,试图通过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重新定义膜法世家品牌。
“我们自身在改变,也希望消费者通过用我们的产品而改变。”从面膜到护肤品全线覆盖,黄晓东认为,只要膜法世家的理念得到认同,任何一款产品都不用担心销量。
虽然膜法世家在外人看来非常成功,但黄晓东却一直如履薄冰。他始终认为,只做电商渠道就好像人靠一条腿走路,随时担心会跌倒。目前,膜法世家正在试图开拓线下渠道。黄晓东希望通过打造膜法世家的文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推动品牌长久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