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19
  • 阅读量:1707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红丽

    随着传统流通渠道的萎缩和现代通路的崛起,日化企业纷纷扛起了“深度分销”的大旗,对原有渠道进行改良或重组,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中。但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深度分销”也会随着企业个体的不同而在执行层面呈现出种种差异。在流通领域驰骋多年的好迪,在践行深度分销政策半年后,便收获颇丰。同时,这一策略的实施,也让流通与终端不再是两个绝然相反的渠道,对于消费层面的关注,使得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没有专销商的深度分销

    “仅拿泉州市区的业绩与同期相比,可以说翻了十倍,以前每个月只有四五万元的销售额,而今年2月份到25日为止就已经达到了31万元。”谈到实施深度分销后的变化,福建省好迪代理商张欣滨言辞之间难掩激动的心情。

    2008年好迪在“西湖论剑”会议上提出渠道升级,整合资源。7月,好迪开始“升级改版”。张欣滨在好迪渠道“改版”后从泉州市代理晋升为福建省代理。也就是在这一次“改版”中,好迪渠道全面下沉,市级代理被县级分销取而代之。减少一个中间环节后,县级代理商数目剧增,张欣滨与他的风顺百货开始管辖着福建83个县级分销商。从一个执行者到一个管理者,张欣滨感觉事情突然“繁杂,琐碎了许多”。

    好迪的分销商不是专销商,他们是批发商或者是多个品牌的代理商。通常情况下,专销商们拥有区域定价权来保证自己的利润,对好迪而言,深度分销则意味着传统流通批发商要改变“坐商”习气,不能支着麻将桌等着生意上门,必须花大把精力在零售渠道的维护管理上;而多品牌的代理商可能也要因此花费更多心血在好迪品牌上,以完成好迪产品的深度渗透。如何说服这些分销商成为张欣滨2008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分销员每天要随着货车从县城到乡镇,从B、C类终端超市,到乡镇的小超市、夫妻店,检查店面的陈列情况,帮忙理货,回访客户,并且还要随时开发新的客户,最后将每天的销售信息和竞品情况反馈到区域经理。张欣滨用“逢路必走,逢店必进”、“随时带着抹布”来形容分销员的工作。而他每天除了和区域经理、分销商了解情况,还直接和分销员联系,随时都奔走在各个县域,探查和解决问题。

    “调动分销商的热情之前,要充分激起分销员的热情”,风顺百货每个月月底都会在销售成绩第一名的县召开会议,福建全省的分销员集中一起,“上午参观、考察市场,下午总结、表彰”,分销员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各个区域“你追我赶”。分销商尝到了实惠,也开始积极响应好迪的各项策略。

    短短半年时间,福建省完成近800万元的销售业绩,这是没有“改版”前的三倍。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张欣滨认为,好迪企业对于市场渠道的精心维护功不可没。他表示,好迪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庸”路线,不轻易降价,也不刻意走高端路线,注重企业管理和贯彻执行的效率,“费用一申请,马上就有人跟进,一有投诉电话,督察马上就会解决;而且新政策实施前或者出新品都会召集主要代理商,征询意见。”张欣滨说,细化管理配合新的渠道策略,渠道较过去更加规范。

    流通与终端“合二为一”

    为了精耕市场,代理商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张欣滨说,过去只要送货收钱就可以了,而现在需要注意的环节太多了,一直延伸到产品销售终端。而所有的环节,都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呵护品牌,维护客户利益。

    张欣滨表示,在这样的策略下,即使好迪现在流通与终端渠道并存,但是通过分销员和产品配送等细节的改变,三、四线的流通市场像一、二线的终端市场一样得到了厂家普遍的服务和管理。如今,好迪在每个县乡都会有选择地选一批B、C类店,做门头,列展柜,树立示范店,打造区域性形象网点比铺货显得更迫切和重要。一、二级市场常见的促销形式诸如社区促销、店外促销、抽奖促销、免费派送等也如火如荼地上演,所谓的流通品牌的末端销售也可以是“可控状态”,可以说通过深度分销这一策略的实施,好迪实现了流通与终端的“合二为一”。 

    目前,好迪的赠品力度占据了单店销售的4个百分点。今年3月1日开始,张欣滨的分销员队伍也在扩招,“计划每县一个专职分销员,厂家出资,就地招人,目前已经落实了泉州市的10多个县城,第一批已经培训上岗”。如此一来,好迪似乎打通了“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这个传统的4P营销理论的所有环节。今年张欣滨的任务是1600万元,而他表示尽管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但已经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