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19
  • 阅读量:1490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彭任贤

    当外资百货纷纷发力于一线城市时,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百货业也正在以蓬勃的姿态迅速发展,并且逐渐摆脱了地域的束缚,从沿海经济强省延伸至内陆地区。青岛利群、石家庄北人集团等区域强势百货均以省为中心进行市场拓展,而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以地级城市为中心的零售集团也在近年逐渐完成“圈地运动”。

    区域市场地位稳固

    事实上,区域性企业在区域内经营的精力集中,可集中资源进行密集布点,并通过这一方式抢占商业资源,往往在当地拥有多家门店和多种业态。作为地级百货业的代表,山东潍坊百货集团下辖百货、卖场、超市、配送中心等,从名品商场中百大厦到街头小便利店,网点密集度高,并深入周边县级市场,每年保持30%的业绩增长,在潍坊地区具有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

    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群众基础”,使得地级百货业发展具有外来竞争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发展时间长,老牌信得过”的理念在消费环境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级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大同华林集团、邯郸阳光集团等在当地表现优异的本土零售业集团,无一不是拥有着相当熟悉当地消费特点的经营团队,在竞争中凸显自己的优势。“就拿促销来说,我们商场从来不做送券、返券的活动。”邯郸阳光百货集团旗下新世纪商业广场日化部副经理王淑华认为,能够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土消费特点制定发展策略,是阳光集团能够一直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对于邯郸消费者而言,送券、返券的促销手段显得复杂而不可信,远不如实实在在的折扣和降价来得实惠,一目了然的优惠更能打动他们的心。

    不可否认的是,本土商业也往往拥有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方资源,在成本控制上也获得相对优势。

    力邀一线品牌进驻

    对国际一线品牌的渴求,成为很多地级百货商场的共同声音。如果说因地制宜是奠定其发展的基础,那么“因时制宜”则成为区域百货集团的发展瓶颈。伴随着品牌意识的逐年提升,高档、时尚、现代的综合性购物广场逐渐取代单一的百货店模式,成为区域百货集团的前进方向。“要做北京的燕莎。”大同华林新天地化妆品区管理经理王莲岑介绍,华林新天地已逐渐发展成为集购物、美食、娱乐为一体的高档性综合商场,改善和提升购物环境,满足当地高端消费群体的多方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在“往高走”的进程中,国际一线品牌的进驻对提高百货档次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和最为明显的效果。“2007年引进了兰蔻、BOSS,走高端线路是近三年的发展重心。”王莲岑介绍,作为能源型城市,大同的消费水平位居山西省前列,是山西高消费的代表性城市,商场对于一线品牌“就怕进不来,不愁卖不出。”

    邯郸新世纪商业广场也在2008年成功引进了迪奥、雅顿两大一线品牌,为商场增色不少。尽管部分国际一线品牌在近几年相继入驻了一些富有竞争力的地级市,当地百货业也享受到部分国际名品的垂青,但是国际品牌前期对于市场的考察、评估往往需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考核标准相当严格。

    如今很多大同的消费者为了买到这类一线品牌,相继都转向北京等地购买,而这对于本土商业而言非常可惜。因此,何时能最终让伸出的“橄榄枝”开花结果,更多的地级百货只能苦练内功,耐心等待。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