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涨折扣?本土品牌将再失语?
跨国KA渠道虚假传闻凸显渠道竞争新格局
近期,有部分媒体报道称,好迪、拉芳、霸王等本土日化企业被家乐福告知要想继续上架,就要缴纳8%~15%的额外费用,否则不予续约,直至清除出卖场。一时间,该消息在本土企业间迅速流传,部分供应商甚至开始“自危”。
然而,记者就此与广州好迪化妆品公司、拉芳集团、立白集团、广州迪彩公司进行核实,结果均为“尚未收到家乐福系统的通知,也不清楚此消息的具体情况”,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则给出了否定的答复:这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众多本土企业和业内专家猜测,假设这则消息是真的,那么这将意味着“宝洁等跨国企业可能联合家乐福扑杀本土日化品牌”。目前这则信息已经被否认之后,业内则更加关注消息背后的本土KA与跨国KA之间的竞争格局,以及本土企业未来的走向。
“家乐福不可能涨折扣自断其路”
“家乐福卖场要涨折扣吗?还没有听说这个消息。”广州市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办袁翠蓉向记者表示,关于家乐福或者其他渠道涨折扣的信息都是由销售部负责,目前公司办公室尚未接到相关信息。
拉芳国际集团副总经理林如斌在得知“家乐福将对本土企业上涨折扣”消息时也表示完全不清楚,也不知道消息的真伪,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杨政书也给出了相同的回答。
这则在业内流传甚广的消息,却在主要当事企业身上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记者又试图与家乐福华东市场总部取得联系,但是截止发稿时(9月6日)尚未获得相关负责人的回复。最后,记者在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联系之后,获得准确的第一手信息。
“在该消息出来的第一时间,我们协会就与相关企业和家乐福进行了联系,经查证,该消息属子虚乌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告诉记者,广州市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表示始终跟家乐福保持正常合作,不存在增加扣点8-15%的说法,拉芳国际集团和霸王(广州)有限公司也以公司的名义发出声明,对该信息进行了否认。
裴亮介绍,家乐福也为此发表了声明,提到好迪、拉芳和霸王三个品牌在家乐福系统的销售情况:其中,霸王品牌在2005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但近几年平均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另外好迪和拉芳最近几年的销售也在快速增长,供应商和家乐福之间的合作始终按照公平公正原则进行,不会发生卖场单方面提高进场扣点费用的事件。
“我们集团也没有收到这样的通知,其实这样的消息没有多大可能性。”立白集团总裁助理许晓东也认为,包括本土企业在内的所有供应商都是与家乐福等KA卖场按照协议进行合作,2010年立白集团与家乐福系统的合作已有半年,绝对不可能在中途临时增加扣点费用,即使是要增加扣点费用也要等到下一个合作年度之初才会通知。
跨国KA遭遇阻击,本土品牌多重选择
“如果未来跨国KA要增加本土品牌的进场折扣,那么本土企业的经营成本定会大幅增加。”许晓东说,目前本土品牌进入家乐福的扣点率是30%,如果再增加8-15%的扣点,厂家在家乐福系统就不会有多少利润,某些二三线品牌甚至会亏本。未来在家乐福系统如果亏损,本土品牌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KA卖场和连锁系统进行合作,当然这种“加价策略”对家乐福系统也谈不上有多大促进作用。
近期,家乐福在中国也问题缠身:家乐福最初进入西安选址在北大街,但是主要人群是购买电器、服装和电子产品,2006年年底,该家乐福门店停业搬迁至小寨,但小寨周边的商业氛围与北大街类似,而且同类产品与本土的家乐、人人乐等KA相比并无竞争优势,尤其是打折促销的频率和力度也明显落后。目前,西安唯一的一家家乐福门店被迫关闭,家乐福系统也开始在河北与保龙仓采取股权合作的形式,成立新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借助本土零售系统弥补对中国市场特性、消费者习惯、营销渠道方面的经验不足。业内人士分析,从家乐福近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太可能对本土品牌供应商再下“狠手”。
裴亮也给出了一组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最近两年,家乐福系统在销售额增长、店铺数量增加等数据上属于中等水平之上,全国大型KA卖场单店年平均销售额为2亿元左右,家乐福系统的单店销售排名全国前三名,但是单店销售排名第一的位置却已经被大润发系统占据,而且店铺数量增长最快的KA卖场也不是家乐福,而是沃尔玛,甚至于本土大型连锁超市华润万家的销售增速和店铺数量也在迎头赶上,“事实上,本土品牌在KA卖场和连锁超市的渠道上,选择还是很多的。”
多数本土品牌代理商也表示,家乐福不会将本土品牌完全制约在门外,这对于系统本身发展也不利:从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多数KA卖场50%以上的卖场资源被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垄断,而卖场在化妆品和日化类的差异化特质却被无形消耗,如何划出一部分次优级陈列区域,根据档期提供合理的惊爆价促销堆头,既能够丰富产品品类,而且也能够获得一部分理想的费用收入。据知情者透露,“繁杂费用”“收费不开票”已经成为家乐福在中国的一种盈利模式,部分门店的利润甚至50%源于渠道收费。
“在KA销售渠道上,外资品牌和家乐福、沃尔玛合作良好,但在地级市、乡镇和农村渠道网点中,本土品牌仍占有优势。”许晓东说,在产品差异、销售网络、研发技术上扬长避短才是制胜之道,尤其是研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