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1
  • 阅读量:2387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汤畅

    编者按:

    在忙碌而热闹的化妆品行业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谋求品牌发展的品牌商和企业主,也有为厂家和终端服务的代理商群体,有面对消费者的超市业主和专营店店主,也有一些“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可能是业务员、开单员,可能是BA或市场基层管理人员,也可能是批发市场里辛勤的搬运工……他们是这个行业里最普通的人,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化妆品行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报近期将陆续推出“熟悉的陌生人”系列报道,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劳动者身上,聆听他们的故事。

    “能做多少算多少,我还是会在这里做下去,不管怎样我们总要活下去,对吧?”汉正街日化批发市场的搬运工老周说道。汉正街搬运工的生存与汉正街商贸交易量息息相关,自2011年汉正街整改搬迁执行以来,搬运工人的生意也日渐冷清。未来何去何从?面对未知变数,老周依然从容乐观,坚持在老岗位上。
 
    汉正街浮沉变幻后的搬运工
 
    汉正街历经500年沧桑变幻,因商贸繁荣曾经享有“天下第一街”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汉口呈现“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的景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正街见证改革开放后重振商业的辉煌历史。近年来,汉正街火灾数度发生,消防安全引人重视,整治改造势在必行。2011年8月,汉正街周边正式实行交通管制。汉正街商户大举搬迁至新建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在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密集拥挤的街巷内,随处可见搬运工使用平拉车、板车甚至扁担从事搬运工作。搬运工人大多是来自武汉周边农村的农民,他们离乡来汉,为谋生养家甘愿日复一日从事搬运重活。然而,随着车辆限行令执行和商户集体搬迁,汉正街传统搬运生意受到沉重打击,日渐衰落。面对这样的改变,街巷中出卖劳力辛苦谋生的搬运工人应该何去何从,他们的未来成为未知的担忧。

    辛劳工作中的坚持与乐观
 
    汉正街利商日化批发市场周边,搬运工人推着载满各类日化用品的板车来往穿梭。每天早上6点,老周在这里开始一天的工作。日化批发店商户和前来进货的商家为他们提供了生意。周师傅推着自己的板车,从附近物流公司把到货运进商户店铺,或者为进货者把所购商品运出去。由于批发市场内小巷狭窄拥挤,老周一边拖着载满板车的沉重货物,一边避让来往的行人和其他货车。烈日当头,汗水浸湿衣衫,搬运工们拖载货品在巷内交错来回,劳作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般晚上7点周师傅会结束一天的工作。
 
    随着汉正街批发商大批搬迁至汉口北新市场,汉正街严格执行货运车辆限行令,汉正街的板车搬运成为日渐衰落的老行业。“我们搞板车拖运的已经落后了,快要被淘汰了。”老周面对记者的采访,憨厚地笑着说。59岁的老周是这群搬运工中年龄较长的一位,他一直在这一带的日化市场做搬运。“化妆品、牙膏、牙刷、洗发水……我们一直是搬运这些日化用品。这一带日化批发商都是浙江人广东人,他们的货物从浙江广东运来,他们有货来了我们就去搬运。”
   
    老周是湖北麻城人,1994年他离开家乡来到武汉,在汉正街开始做搬运工人,谋生养家。周师傅多年来独自一人在武汉工作生活,但在农忙季节会回家料理农事,逢年过节也必定与家人团聚。家人都在麻城,是否会经常挂念他们?老周呵呵一笑:“我们经常打电话。”老周的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也外出打工,一个在广东,一个在上海。
   
    “在整改搬迁之前,一天下来大概可以赚到两三百块,现在我们一天赚到一百块都难了。”老周说。生意日渐清淡,收入随之降低,那么未来有什么打算?“能做多少算多少,我还是会在这里做下去。”周师傅气定神闲地对记者说道。已经结束当天工作的老周,坐在利商日化批发市场入口的台阶上休息。尽管面露疲惫,但一直面带笑容。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