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15
  • 阅读量:4340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独家www.cbo.cn
  • 作者|汪玮

恩施,一个独具土家民族风情的地方。随着交通环境从封闭到开放,这里原本单纯而平静的商业环境,也随之激荡起来。

 一枝独大到三足鼎立

 2008年以前,提及恩施本土商超业态,可以用平静两个字来概括,虽偶有略微竞争,但唯有土生土长的超市连锁享买乐连锁超市独大。

 2008年7月25日,中百仓储舞阳坝店在州城金泰广场正式营业。开业后的第一周,该超市的销售额达300余万元,正式打响了恩施超市行业逐鹿州城的第一枪。

 据了解,2008年1月3日,恩施州政府与中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中百仓储将在随后两年内,投资2亿元在恩施州8县市各设立1个40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投资1亿元在恩施建立基地,将其作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鄂西南电子商务中心、总部员工培训中心及连接大西南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同时,还将建立恩施州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外销的绿色通道。

 中百仓储是全国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零售联盟下属的会员企业,当时在湖北和重庆两地已拥有112家门店,实力显而易见。它一打入恩施市场,立刻改变了本地超市行业的竞争格局。仅仅只过一个多月,位于航空路黄金地段、曾红火一时的州城第一家大型超市——东方超市便关门停业。半年之后,即2009年3月,位于舞阳大街80号的东方购物广场,正式撤退。

 与东方超市的主动撤退相比,隶属于恩施本地超市龙头企业好又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享买乐连锁超市却在这一年打响了市场保卫战。2008年9月,享买乐正式完成对航空路东方超市的收购,使其在州城的门店达到5家,遍布城区的所有黄金地段。同时,对各门店开始大手笔改造,大力提升购物环境、服务水平。面对外来强势卖场的进驻,享买乐超市运营方恩施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营采经理马舰表示:“作为恩施本土企业,享买乐超市已经走过了8年,我们是经过市场洗礼后生存下来的企业,也证明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实力雄厚的中百仓储进入恩施市场,虽然带来了压力,但同时也是机遇。面对竞争压力,奋力发展我们的地方特色,把握住长期以来形成的特定消费群等优势,我们仍是不可取代的。”

 尽管恩施本土超市龙头雄风不减,尽管中百仓储捷足先登,随着恩施的交通瓶颈问题被彻底解决,这座深山小城蕴藏的商业潜力,还是让业界充满预期。

 2009年3月,几乎是在东方超市从恩施市场退出的同时,武商集团和恩施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同年12月31日,位于恩施市舞阳大道的武商量贩恩施博文店正式开门营业,成为武商量贩第70个门店。当天,该店销售总额即突破90万元。一个月后,武商量贩航空路店也正式开门营业。按照武商量贩在州城的布局,该公司两年内开设武商量贩博文店、航空路店、中大御城店3个门店,在3至5年时间里,共发展5至10家门店。

 至此,标志着州城超市行业武商、中百、享买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合纵连横

 中百仓储和武商量贩的进驻,可说是搅活了恩施州城超市行业原来的一潭死水。马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一个零竞争的地区业态市场来说,一个大的零售终端的加入,注入一定的竞争元素,会极大地激发该地区的消费潜力。

 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与恩施本地超市的这种竞争关系,也印证了他这一观点。随着恩施与山外逐步接轨,“占山为王”的法则已不再奏效。中百仓储和武商量贩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进入恩施,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市场竞争。

 但马舰分析说,恩施目前才刚刚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现代商业形态在城市所占有的比重并不高,特别是大型购物中心这块还处于空白,市场空间容量还很大。所以,“三强”之间的竞争,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外界想象的那种“肉搏”战。尽管彼此之间都对商品价格保持着相当的敏感和高度关注,但各方却是心照不宣地在共同刺激消费、做大市场,并没有打响价格战。

 对于享买乐而言,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更是促成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马舰说,虽然该公司在2010年因为商标权问题将所有门店都更名为“享买乐”,但并未给日常经营带来多大影响。通过年销售数据等资料对比来看,中百进驻恩施以后享买乐每年的年销量不减反增,每年以30%的增速平稳上升。在恩施的超市行业,享买乐的门店优势依然明显,而且运行成本低、民俗特色浓厚,过去两年的销售额,超过了前8年的总和。

 就目前的竞争状况而言,“三强”虽然都铆足了劲,但总体还是理性和良性的。各方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错位经营,这种有意或无意的合纵连横,最终共同做大了市场,实现了多赢。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