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会遇冷 “切糕”价投入值不值得?
  “今年的市场有点冷。”千人大会,千万元投入、亿元订单,这是昔日订货会高潮时期的赫赫战绩。会议营销这把火从2005年起在行业连烧了几年,深得品牌商追捧,花样百出,越玩越大。蓦然回首,2012年显得甚是萧条。面对越来越重的库存压力,渠道商们开始冷静,不再为了政策和奖励冲动打款,于是很多会沦为了吃喝娱乐的派对。“切糕”价投入不见得能换回预期订单,对于企业来说,会开或者不开,以及如何开,都需要再三斟酌。
  绚丽的灯光、奢华的舞台、震天的音乐、够范儿的明星、火辣辣的模特、亮闪闪的支持人说着悦耳动听的赞美词。群客毕至,共享佳肴美景,欢聚一堂,从账户划出数字后曲尽客散,带着复杂的心情赶往下一站……
  “不是在参加订货会,就是在去参加订货会的路上。”曾几何时,这是代理商真实生活的写照。
  千人大会、两千人大会、三千人大会……订货量也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再到过亿。从表面上看,订货会似乎正朝着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而且,开大会似乎性价比更高。某种程度上看,会议开得越大,订货量越多。
  根据2011年企业自己透露的数据:温碧泉,3800人大会,耗资1800万元,订货1.8亿元;汉芳,900人会议,耗资越700万元,订货4000多万元…… 订货会和各种庆典已经日渐成为大佬们的游戏,千人大会是常事,300人已经算是“起步价”。除了人数,压货依然是主旋律。不压货、以消费者为中心,依然是句正确的“废话”。
  尽管很多会议已经宣称不带订货政策,从表面程序上看,会议在流程设计上也不再设置订货环节。但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订一定数量的货才能获得参会资格,将订货环节由台前转到幕后几乎成了潜规则。
  各种会议除了往大的开,也鲜有创意,围绕展示品牌文化内涵的会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会议已经形成套路,某行业人士将其总结为:“领导”宣布开幕,“专家”上台指路,托儿(代表)畅谈感悟,发个奖牌(证书)走路。
  “化妆品订货会的黄金时期是在2005年左右,现在大多数的订货会只能称得上是‘吃喝会’、‘玩乐会’了。”柳州仙容日化总经理关忠华告诉记者,现如今各品牌的订货会派头一个比一个大,精彩的表演和明星见面会显示厂家的热情依旧,但是客户最终的订货热情已不敌当年,客户吃完喝完拍拍屁股走人,订货会演化成单纯的交流会。
  订货功能被弱化了的订货会,只剩下了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用“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品牌方和终端店你侬我侬的外表下各有各的心酸。
  一方面,品牌方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吸引终端客户订货,在会议规模、酒店档次、奖励政策上痛下血本,勒紧腰带也要布置出一场阔气奢华的会议;另一方面,终端代理商和专营店在经历了由上海到海上,由奔奔到奔驰的过程后,胃口越来越大,对各品牌千篇一律的订货会模式也显出疲态。
  “现在的品牌几乎都有订货会,订不订货暂且不论,但我至少可以趁机到各地走走,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切磋。”湖北黄冈臻美空间化妆品店店主王唯晓道出了部分终端店主的心声。
  经历了前几年订货会的火热,专卖店渠道商们已经开始变得冷静。营销专家张兵武介绍说:“从这几年参加厂家的各种营销会议来看,回款额和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广州某广告公司负责人透露,某些经销商都已经开始不愿意去参加厂家的订货会。
  同时,该负责人分析道,厂家虽然在短时间内通过订货会收回货款,但也大大增加了市场运营成本,高回款是通过高成本换得的;同时也会使厂家一年中大多数月份财务出现亏损状况,因为没有回款的月份,很多固定的费用和人力成本等仍在发生。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仍有厂家追捧,订货会的神奇光环正在逐渐褪去。
  订货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厂商的利益,能够实现和保障其业绩提升。为了能够吸引代理商更多地下单,厂商往往在订货会上给予大幅度的让利,甚至给出各种噱头十足的奖励——送现金、送名车。“利诱”效果明显,代理商下单、付款积极,企业回款周期缩短,速度加快。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厂商收款压货,代理商就必须努力设点,提高单店的业绩额。
  然而,当压货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对于代理商而言,压力也随之而来,并且愈演愈烈。订货会最终演变成库存转移的“魔术”,即库存从厂商的仓库转移到代理商仓库里,代理商为了消化库存,就采取继续向终端压货的方式,使得绷紧的终端不堪压力。
  压货提高销售积极性可以,但压货限度是多少?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尺度?如果客户压货太多,终端动销又做不起来,无论是对终端店,还是对品牌和代理商,其实都是一种伤害。
  “当专营店的订货量大大超过当地市场的消费容量时,产品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再多的政策也无法兑现。”山东中鼎美业总经理陈春宏告诉记者:“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是满仓库的存货,消化不掉就得积压,参加的订货会越多,压货也就越多,直到门店资金无法周转。”
  当品牌方仍然抱着“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想法,千方百计地为终端客户打造没有上限的订货会时,终端代理商和店主在尝尽酸甜苦辣后,并不像以前那样随叫随到,跟风打款,开始回归理性。
  “相比于前几年为了‘吃政策’疯狂订货,今年许多终端店主开始将眼光转向仓库的压货,以消化库存为主,订货时量力而行。”陈春宏告诉记者,公司有部分客户开始“屏蔽”各种订货会,不被品牌方的各种优惠政策所诱惑,脚踏实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消化库存产品。“对于是否订货和订多少货,完全根据门店的实际情况而定。”
  毫无疑问,订货会开到这种程度已经变了味、走了样,甚至已经不能简单的称之为商业行为了。这样的一种市场现象和发展趋势,反映出行业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不利于整个行业渠道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招商模式,订货会本无错也并非要取消,关键是厂家如何与时俱进,积极采取措施,因势利导。从长远看,如果不关注品牌价值在终端市场创造,则其必然走向式微。
  化妆品订货会既然能成为一种普遍的营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能受到代理商和专营店老板欢迎的,因为有了会议,则可享受到优惠的经销政策。
  “会议营销具有针对性强、集中性好、投入产出明显等优点,对于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网络、提升业绩都有显著效果。”欧诗漫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沈逸曾表示,由于订货会本身所具有的多项功能,对于国内品牌来说,订货会是目前最有效的营销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厂家要从根本上赢得代理商和专营店的垂青,取得良好的会议效果,关键是看厂家是否坚持优秀的品牌服务观,是否能恪守会议前的承诺(即会后厂家会通过物料,赠品和人员上门促销等,积极地帮助客户把货卖出去),这也是厂家与厂家之间近年来较量的焦点所在。
  现有的订货会模式,全盘否定不对,一成不变更不对,目前只有批判地、创新地继承,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和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式。
  一个品牌的成功,永远离不开厂家牢固树立的长远品牌经营观、优秀的产品品质、精心的市场服务和细致的消费者沟通。当品牌真正把工作的重心放到这些方面,订货会的存在与否,或许并不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联系电话:027-82781861 82832356 传真:027-82813852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化妆品财经在线》联系。未经《化妆品财经在线》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http://www.cbo.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