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6-24
  • 阅读量:2347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尹应娥

 记者 尹应娥 北京报道)15年前引进的美国洁宝牙膏,让国人初识牙膏也能“玩”美白;它带来的牙线产品,刷新了内地消费者的齿间护理观念。先人一步的北京隆盛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隆盛泰”),始终瞄准国内消费不断升级契机,专注于高端原装进口个人护理品的代理事业。

  从1997年引进第一支美国牙膏热销至今,目前隆盛泰旗下运作的国际品牌包括德国Sebamen施巴、西班牙Yotuel 悠特尔,法国Hydra海诺丝丽等共计20余个品牌。遍布全国的4000多家网点,进驻屈臣氏、万宁系统,笑傲华润、华联等KA卖场,闯进燕莎、百盛等百货商场。骄人业绩背后,是15年来隆盛泰为迎合国内消费升级的一路“高”歌。  

   “差异化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可以说隆盛泰走上国际品牌的代理之路,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说公司总经理王卫东对洁宝牙膏的热爱,是隆盛泰走进“国际品牌大观园”的初衷,而他受多年西方生活影响则深刻影响着创业选择。

  北京隆盛泰商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蒋猛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并未刻意把公司定位为高端进口个人护理品的代理公司,而是在摸索中逐步找准了公司的定位。

  对于引进品牌,隆盛泰的原则是,除了亲自考察公司背景及工厂,以确定品牌品质及历史外,最重要的是看品牌差异化。“国内还有很多消费需求未被满足和发现。”在蒋猛看来,作为进口品代理公司,要善于去挖掘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把差异化的产品带到国内,而这正是隆盛泰要做的事。“我们是用差异化定位的产品去满足差异化需求的市场。”从代理的第一款洁宝牙膏到如今20多个品牌,隆盛泰接手的每一个品牌似乎都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宝洁、联合利华已经把市场垄断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升级的消费需求,即差异化的需求。”事实上,从德国医学皮肤护理产品第一品牌Sebamen施巴,到美国芦荟第一品牌Fruit of the Earth闪露,隆盛泰代理的每一个品牌都拥有着独有的调性。

  然而,每挖掘一个潜力市场,就得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蒋猛告诉记者,公司引进品牌时,并不会一味选择市场空白点,而是根据消费者的阶段性需求,选择能够厚积薄发的品牌。“在消费者有部分需求但又无此细分产品时,我们去满足消费者,然后逐步传播和教育,等到一定时间点达到品牌的爆发。”蒋猛说。 

   做“有灵魂”的促销           

       作为隆盛泰公司的支柱品牌,Sanosan哈罗闪不仅成为乐友销售排名前三甲的婴童品牌,在百货渠道,哈罗闪也位居销售前列。引进中国仅仅三年,哈罗闪是如何做到的?

  蒋猛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哈罗闪在百货商场做一场大型的路演活动,仅仅是租个场地,做漂亮堆头与陈列,给顾客一定打折优惠或者买赠,这种路演或促销是简单粗暴的市场行为,是缺乏灵魂的促销。“目前很多企业或者品牌做市场没有灵魂,做一场活动不会打动消费者,而市场的精髓就是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达到情感及灵魂的触动。”

       基于此,隆盛泰也对团队提出了一个命题:要做就做打动消费者的路演。以哈罗闪为例,在消费者普遍审美疲劳的情况下,隆盛泰公司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手法是用丑娃娃而不是漂亮娃娃。一旦消费者进入路演场地,能够感受到诸多德国元素,使得妈妈跟小孩们像是出国旅行一般,从而让小孩们发现德式建筑、风格、游戏,在此过程中,品牌气质与路演相结合,从而让消费者感知品牌文化。

       摸清“脾气”                             

     无论是开拓渠道还是跟品牌合作,摸清各自的“脾气”显然尤为重要。从毫无渠道到多个渠道,从一国品牌到多国品牌的合作,隆盛泰显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个品牌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把对的产品放到对的渠道,其次是做渠道内部的管理与建设,如渠道内的陈列、形象、促销、货品管理。”蒋猛告诉记者,只有把每个渠道的“脾气”摸清楚,才能做好相应的服务,也只有把渠道建设做扎实,产品进去之后真正卖到消费者手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算是销售的完美结局。就拿占据整个公司市场业绩25%左右的哈罗闪来说,虽然主打母婴、高端百货及KA渠道,但隆盛泰却很好地利用了医院渠道,通过助产士的推荐,隆盛泰组织在医院派发哈罗闪产品试用装、小样等,逐步打开了市场,并顺利进驻乐友、博士蛙等婴童渠道。

  随着电子商务渠道及化妆品专营店渠道的迅速崛起,隆盛泰也已开设自己的天猫旗舰店,并携代理品牌成功进驻乐蜂网、聚美优品、卓越亚马逊等。与此同时,对于涉足较浅的本土化妆品专营店渠道,隆盛泰也已将其代理的闪露及牙线产品输送至娇兰佳人系统。蒋猛介绍说,摸清本土专营店渠道的“脾气”将是隆盛泰下一个重要目标。

       除了摸清渠道的“脾气”,对于各跨国品牌的合作,蒋猛也觉得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在与多国品牌方的合作过程中,蒋猛发现,德国人做事风格最为严谨,对每一个流程的把控都毫不松懈。“如果我们不严谨,就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必须对接这种文化。”蒋猛认为,从与德国品牌的合作中可以学习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数据可查,有事实依据。而对以结果为导向的美国,只需要根据双方约定好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而不能去谈困难和原因。法国企业的“脾气”又不一样,法国人思维经常跳跃。

      然而,不论是德国、西班牙、土耳其,还是法国、美国,蒋猛认为这些国家的化妆品企业也有共通的“脾气”,即对产品品质的原则性坚守及对约定好的原则的尊重。“诚信、沟通、信任,是隆盛泰跟外资品牌合作的基石。”蒋猛表示。

   保障供应链

       对于进口品代理商来说,面临着国家政策限制的“魔咒”。由于程序证件办理复杂,周期较长,如何保证持续供应链显然成为进口品代理商的最大挑战。蒋猛告诉记者,从下单到产品最终进驻国内终端市场的周期至少四至六个月,加上受季节、渠道变化、促销、消费行为习惯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如何保证充足的供应链又不会致使货品大量积压?蒋猛表示,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产品安全库存的预留。如预计月销100支产品,就配备200支,留足一个月的安全预留,从而降低断货率。通过安全预留周期的调整及各种因素的量化分析及历史数据,然后把一年的促销计划合理安排进订单,把每个变化因素量化,就会得出预期判断,加上安全预留,以此减少断货。

       由于政策及供应链的挑战,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产品保质期的把控。与国内企业不同,进口品不存在退换货比例,因此,这就考验代理公司对于市场目标的预测能力。蒋猛告诉记者,公司一般会按月制定计划,如4月份就得制定出10月、11月的采购额。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