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组过去的数据,看看那时我们的业绩……”,这是一首流行在市场人员中间的改编歌曲。在压货盛行、库存积压严重的光景之下,品牌商在拼政策、拼代言人、拼广告之后,终将面对的是如何打通渠道上下,实现商品的真正流通。基于此,大大小小的打板活动应运而生,无数市场人员奔走在一线,打板成了品牌方解决压货、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利器,放眼望去,国内一线到三线品牌无一不在打板。
然而随着专营店渠道羽翼日丰,店主们对自身门店的品牌意识增强,不愿为某一品牌做嫁衣,对品牌商的打板活动“有想法”,更有店主吐槽打板是“变相压货”,也难怪“再卖不出那样的成绩,听到都会红着脸躲避”。
“变味”打板成变相压货
记者从品牌方了解到,继2011年全国精品店67场中央打板活动之后,2012年,丸美品牌又在全国推出85场样板沙龙会助力终端营销。茹妆为了推广第三季度4款新品彩妆上市,仅在6-7月份就有6场打板促销。2013年,5月底,妮薇雅姿也于苏州掀起了首次全国性样板市场打造活动。一场打板活动到底能卖出去多少货?是帮助销货还是变相压货?
“打板活动一直是主流的活动方式,”某品牌方高层认为:“从厂家的角度而言,并不强调打板方式的花样翻新,旨在帮助终端店解决压货问题。”
对此,专营店主们却不敢苟同。江西九江秀店店主王飞曾经告诉CBO记者:“我们对于厂家的打板活动并不怎么热衷,这种活动主要是厂家为了建设其品牌力,虽然提升了单个品牌在该地的影响力,但是对于门店自身影响力的意义不大,而且活动还透支了会员的消费力。”因此,除非必须,秀店一般不做厂家的打板活动。
无独有偶,“以力借力”也是驻马店老地方化妆品连锁店王昊对打板的感触。“现在的打板不像以前是帮你销货,它不仅要借用门店的很多资源,也要求你先打款,稍微大型的打板一次性打款要10万元以上,就算加上前期预售,也会有50%以上的库存积压,压力山大。”
嘉媚乐就曾提议让老地方连锁做一场打款10万元的打板促销,被“老地方”拒绝,王昊表示:“压力太大了,嘉媚乐的活动提供一些预售套盒,但现在的打板劳民伤财,是一种恶性循环,能不做就不做。”
然而今年“五一”期间,因为在驻马店商场新上了资生堂专柜,“老地方”接受了资生堂品牌方的要求,打款7万元做了3天活动。但资生堂不同于其他品牌,品牌商只提供人员,对于喷绘、桁架、宣传单等外场布置也需要由店家自己负责,就这样加上外场布置本次活动老地方投入共计8万元,但活动结束后,零售额只有3万元,资生堂75折进货,此次打板活动实际货物只卖出去32%,额外还要赔进去接近1万元的场地布置费。
有市场人员告诉CBO记者,前不久也为某品牌做了一场打板活动,备了20多万元的货,却连一半都没卖到。对此,王昊称:“卖不完那是必然的,能卖出去一半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成绩,对于厂家来说是打板,对于店家而言就是大促,现在活动过度频繁,会员已经非常麻木。”据介绍,现在的活动到达率已经从前几年的70%-80%下降到40%,王昊认为“如果品牌方真的有诚意,在利用门店资源的同时,希望他们也付出一些,不要让打板变了味。”
诉求差异致价值感悬殊
中小门店认为打板活动压力过大,难以承受,那么大连锁店吞吐量大,是不是要好接受一些呢?中国的化妆品专营店与百货渠道截然相反,好的市场都在三四线城市,但是这些店是区域霸主,对于门店自身品牌有着强烈的意识。对于这些店而言,打板的影响力和价值感都在下降。
近两年,为了凸显自身门店形象,很多连锁店也开始举办区域性主题活动。比如洛阳色彩机构连续两年举行魅力女人节活动,首届活动就打造3天80万元的销量传奇,其他地方性连锁也纷纷淡化品牌痕迹,举办特色主题活动。
实际情况是,“即便都在一个城市,还有很多小店一场打板活动苦等半年毫无希望。”湖北枝江市某店主告诉CBO记者。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很多小店刚接到一个品牌,急需做一场打板活动扩大影响力,然而厂家给的说法是“排期排不过来”。
从品牌商角度而言,可以承担一场样板活动的门店至少是B类店。仙迪集团伊贝诗董事总经理阳猛认为:“未必是当地最大最好的门店,但需要有一定的会员基础和销量基础,并且对品牌有足够重视,打板活动不是品牌方搭台子,零售店来唱戏,大家都要有所付出。”据阳猛介绍,伊贝诗所做的大部分打板活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同搭台、共唱戏
一方面,零售方认为企业的打板活动付出太少,缺乏诚意,另一方面,品牌方认为打板活动不是一方搭台,另一方唱戏。然而,无论是利用了哪一方的资源,借助谁的实力,打造样板市场的初衷都是好的,正能量确实存在。阳猛认为:“打板活动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销量的提升,对于门店自身的影响力也是一方面,打板的积极性还是有的。”
立场差异导致品牌方和零售方对于打板活动的期望差异,加上门店质量、季节等因素,打板活动的效果没有标准,需要双方沟通然后做合理预期,阳猛认为打款与销售的比例应该达到1:1,即如果店家打款10万元货款,零售额至少应该要做到20万元,这样才算合理。
“因为数据,不会轻易增长,所以我们都是奋斗的模样,”日前,品牌方打板还打出新花样,开始探索从门店需求角度出发,以不伤害门店及其会员为前提组织打板活动。
5月底,妮薇雅姿团队一行10人联合当地代理商和终端店在苏州掀起打板。在苏州的依之颜化妆品店、步行街和商场区域设三个活动点,完全依靠品牌自身的影响力现场造势、喊唛、派单拉客。仅步行街一个点,三天销量就达到了104678元。品牌方谦虚的称:“活动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虽然距离目标销量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这样的活动,三方都从中中汲取经验、教训。”
婷采国际事业集团总经理黎维远认为:“在压货盛行的当下,终端店吃了厂家政策之后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销售方式,但现在很多B、C类门店没有能力做一场大型促销,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打板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数据,不会轻易增长,所以我们还是奋斗的模样。”正如市场人员的改编歌曲一样,打板活动在全国依旧热火朝天的开展着,越过对立的立场,意味着承担打板活动的双方背后还有更多的合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