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迈入化妆品商店的大门,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各种香味、色彩还有底妆,BB霜,唇膏、腮红等等各式各样的产品对我接连轰炸。不用说,还有美白类产品,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当导购向我推荐新品并开始在我的手背上大量涂抹的时候,我更紧张了,想赶紧找机会一个人待着,试用新的眼影。可惜最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颜色不对就是价格偏高。不过所幸,空手而归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窘境。”
以上来自新加坡籍时尚美容博主Faz Abdul Gaffa的博客,真实叙述出在印度购买化妆品的难题:“当BA告诉我,深色眼影只适合白皮时,你简直想象不到我当时的沮丧。它们只配我手掌的这种肤色,可笑吧,但事实就是较深肤色的女性很难在印度商店里买到合适的彩妆。” 她认为印度妇女应该开始抛弃“白即是美”的迷思。
这位27岁的博主对记者诉苦:因为无法在印度买到心仪的产品,所以不得不转战网购。“当然,如果你有足够预算,也可以去买波比·布朗(Bobbi Brown)等品牌,在印度的商场里,只有这些牌子才出为棕色皮肤的女性设计的彩妆。”她说道。
“十几岁的时候,我常会去我们老家的香料店买一种小管状的面霜,我还记得上面是粉红和白色的图案。这种混合了漂白剂的面霜刚擦在脸上就会产生刺痛感。”www.stuff.co.nz的网站记者SARAH MALIK回忆道。她所提到的面霜就是“Fair and Lovely”,印度人广为人知的一个美白品牌。据悉,至2014年,印度化妆品产业将增至36亿美元。2010年时,美白面霜市场价值为4.32亿美元。
“天然即是美”,社会观念正发生改变
几个世纪以来,印度女性一直被强烈灌输的思想就是“一白遮三丑”,这一信条也支撑起了庞大且不断增长着的美白产业。在印度,深色肤色的人会面临社会嘲弄,更难找到工作,也更难寻找到合作机会——肤色的差异已上升到社会歧视层面。
实际上,印度人的肤色差异性很大,有像国际名模Lakshmi
Menon般的深棕肤色,也有像宝莱坞明星Sonam Kapoor和Katrina Kaif的小麦偏粉肤色。化妆师Bubbly J和她的阿姨一起经营着一家彩妆工作室,她表示,印度妇女不应该过于依赖化妆品美白法。因为仅仅脸涂白了,脖子和手臂却很黑,也毫无任何美感可言。
同时,美白产品所带来不胜枚举的危险案例也让人们开始觉悟,
和Bubbly J一样呼吁维护天然肤色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最近,印度一个美白广告就引来恶评如潮,网民和媒体纷纷表示印度人对美白的追求已经太过偏激。许多社会名流也利用自身影响力试图变革这一社会陈观。其中,较为知名的是由宝莱坞明星Nandita Das所倡导的“天然即是美”运动,它旨在挑战只有“白”才能带来“富”和“美”的旧观念,并试图阻止印度人对于美白产品的过度痴迷。
美白化妆品市场开始收缩
事实上,印度人也在慢慢转变自己的观念。根据尼尔森的数据,绝大多数印度人每天都会使用美白面霜和乳液,这一产业据估约价值47亿美元(约合287.6亿元人民币)。其中占据整个美白市场的最大份额(57%)的品牌“Fair and
Lovely” 7月销售额同比下滑4.2%,而男士美白品牌“Fair and
Handsome”则同比下滑14%。
而根据欧睿调研公司2008至2011年的数据,对含有美白功效的保湿类产品(而不是单纯的美白化妆品)进行调研,发现销售额有轻微下滑,从2008年的84.8%下降至2011年的83.7%。同时,美白面膜、保湿和抗老化产品的零售额出现了增长,从2008年的1%增加至2012年的2.8%。
2012年时,印度美白化妆品销售额则出现4.5%的负增长。同时,美白化妆品市场营收的增速正在减缓,从2012年末的12.9%下降至2013年6月时的2.9%。印度人好像终于放松了对美白的执着。
但这不代表整个印度化妆品市场都呈现出疲软,事实上,只有美白类产品销售不佳。7月,护肤霜的销量就同比增长了9%,其产业价值占比上涨2%。印度最大消费品制造商印度斯坦利华公司(英荷联合利华Unilever在印度的合资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Nitin Paranjpe在一次与尼尔森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公司的护肤品业务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形:旁氏、拉克美(Lakme)和多芬一直表现优异;Fair and Lovely却不甚理想,甚至影响了整个公司的业绩。”
但是,对于分析师作出的“印度消费者是否正失去对美白的狂热,或者说变得更为理智”的结论,Nitin Paranjpe表示并不赞同。印度人对于美白执念的改变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