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 以护手霜打开市场
22年后 以护手霜重开天下
CBO记者 何辰
以全新产品和包装重回商超渠道,根据消费者调研结果调整品牌定位,规避“东洋之花是日本牌子”的消费者错觉,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瑞慈营养健康肌肤研究院”,强化日化店和空白渠道的经销商开拓,对新经销商的订货放低门槛并予以优惠政策……
自今年初,陆坚担任上海瑞慈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以来,东洋之花品牌一直在默默地积极调整,只是这些调整尚未被市场和行业所关注。
“新产品从8月份开始陆续上市, 最近拿到的数据显示,8、9月这两个月的实际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3%” 。陆坚告诉记者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颇有一丝欣慰之色, “经销商也许觉得我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消费者也还没有看见我们的任何广告”,这个销售成绩,比他预期的更好。
真的什么变化也没有吗?在《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看来,调整中的东洋之花品牌已经做了许多事情,只是做的细致而低调。改变如细雨润物,东洋之花品牌已做好重新绽放的准备。
由申报上市失败开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以第三方的眼光看待东洋之花这个品牌,从90年代到2004年的发展一直都可圈可点,而2005年是一个分界点。” 之前擅长品牌策划的陆坚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2005年以后,化妆品行业的渠道、趋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佰草集、珀莱雅、丸美等国内品牌其实都是在2005年以后整合发力的,然而东洋之花却由于当时准备申报上市,没有根据渠道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上市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后来一切困难的导火索。”陆坚表示,当时东洋之花计划2008年上市,为了2006年至2008年“漂亮”的财务报表,需要冲刺销售业绩、增利润,导致减少广告费用,停止建设和开拓新渠道,“上市成了品牌调整和渠道发展的掣肘,而最终,中国股市崩盘,东洋之花上市也没有获得成功。”
上市失败不仅使东洋之花错过了品牌转型的大好时机,也打乱了公司三个品牌齐头并进的“如意算盘”。据了解,当时除了东洋之花,公司还经营另外两个品牌,预备三个品牌分别进入商超、专卖店和百货渠道。
同时经营三个品牌亟需成功上市后的大量资金支持,而这一本来略带激进的策略由于上市失败变成了一次小型的“大跃进”,资金分散、资金链跟不上、团队聚焦力分散。“2009年至2011年,虽然东洋之花的销售还撑得住,公司总体利润率却是越来越差的。” 陆坚告诉记者,近年来,商超渠道增收各种各样的费用,比例越来越高,这对东洋之花品牌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2011年末,面膜超标的误伤事件, 也许是摧毁东洋之花的最后一根稻草。” 陆坚说,地方报道一出,各类媒体的报道和转载铺天盖地,“即使我们迅速把同一批次产品送到国家质量监督总局申请复检, 即使不到一周复验结果显示东洋之花产品全部合格,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报道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控制和挽回。”
谁又能预测,这并不是东洋之花经历的唯一“无妄之灾”。产品下架、回收,东洋之花本想静待消费者淡忘面膜事件,紧接着的2012年却又被“中日钓鱼岛事件”政治风波所牵累。
东洋之花以前的品牌logo是“东洋の花”,“の”这个日文字,让很多对其不甚了解的消费者误以为东洋之花是日本牌子,消费者持续的抵制日货行为迫使东洋之花在许多网点下架。“以前这种政治纠纷也就持续1、2个月,而这次,持续到现在也没能全部解决。”陆坚表示无奈。
东洋之花高机能植物护肤水系列
调整品牌定位 从logo到包装“改头换面”
2013年3月,东洋之花品牌委托第三方调研策划公司对960位消费者展开抽样调研。90%以上的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值得信赖……这些正面积极的反馈让陆坚对东洋之花品牌的“复活”更有信心。然而,20多年过去了,没有及时调整的品牌定位,如今已不太适应消费者人群定位和需求,陷入尴尬境地。
调研结果显示:20岁左右的女性消费者不使用东洋之花产品,因为“是小时候看妈妈每天涂的东西”;近40岁的女性消费者也不再使用东洋之花产品,觉得“那是我小姑娘时候使用的,已经过了那个时间段”。
22年前定位的“年轻、时尚、活力、潮流”如今已时过境迁,90年代到商超购物的时尚感, 已被各大百货公司代替,“去商超的主要消费者变成了妈妈群体,妈妈们在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购买食品、日用品,化妆品只有在促销的时候才会买。”陆坚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把商超渠道作为“主战场”的东洋之花,定位、消费人群、消费习惯都存在一定偏差,终端销售越做越累。
为此,重新定位的东洋之花把消费者中心年龄层定在26至32岁之间,广泛年龄层定位在20至40岁之间。
陆坚分析,中心年龄层的女性大多已婚,而且对化妆品已有足够的了解和尝试,房贷、奶粉等日常开销逐渐增大,她们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护肤产品,“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回归原点的生活方式。”陆坚认为,这种定位规避了之前的偏差,“20岁的小姑娘和近40岁的资深妈妈都不会对东洋之花品牌产生排斥感。”
另外,东洋之花的品牌logo看似没有变化,其实已经作出了细致的调整:原本的日文字“の”换成“之”,笔画都比原来更加女性化、更显柔美之感,原来略显中性的蓝色logo字改成了灰蓝色。而除去几个经典款,产品包装都换成了清新的植物本草图案,与“来源天然”、“东方之美”的品牌理念相契合。
陆坚认为,国内化妆品的一大发展趋势是走本草植物路线,“所以我们抓住这个潮流,让东洋之花品牌朝着更加安全、天然的角度去发展。”2013年4月,东洋之花所属的瑞慈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上海交通大学瑞慈营养健康肌肤研究院”,为东洋之花产品的研发提供强大有力的技术保障。
以护手霜品类为突破口 让东洋之花重新“绽放”
“东洋之花已经在渠道上开始发力了。”陆坚告诉记者,东洋之花品牌的招商将从护手霜这一黄金品类开始。
记者了解到,从1992年到现在,护手霜一直是东洋之花品牌最畅销的品类之一,销售正常的状态下年销售1000多万支,即使2012年在产品下架、半停止销售状态下,最终出货量也达到717万支。“经销商唯一不间断来拿货的产品就是护手霜。”陆坚说。
陆坚介绍,用护手霜与新经销商加强合作,是为了将合作风险降至最低,方便经销商稳定出货、稳定赚取利润而不压仓。据了解,东洋之花护手霜目前6个SKU,除去经典护手系列的三款,新增了橄榄油、玫瑰精华和洋甘菊精华三个新品,零售价在9.8元-18元之间。
“以前少于5万元订货我们不合作,但现在不一样了。”根据陆坚的思路,现在东洋之花品牌应当“积少成多”,一点一点把品牌恢复起来,所以护手霜单品类的合作,订货门槛低至1.5万元,“根据订货金额, 我们还会配赠相应数额的脸部护肤品,经销商可以自由选择。”
据悉,2013年东洋之花对护手霜品类定下800万支的销售目标。陆坚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三个月是关键,“希望能像前两个月一样,继续保持跟去年同期相比50%以上的增长。”
据了解,从10月中旬起,东洋之花品牌已在《化妆品报》等行业媒体上持续刊登招商广告;而参照日本市场潮流特别研发的全新植物护肤水系列,也即将全面上市。
尽管有部分经销商对东洋之花的品牌转型持观望态度,东洋之花有从未涉足化妆品专营店渠道的困惑,然而,记者此次采访中,看到的是东洋之花足够的“稳”和体现在种种细节上的诚意。接下来,我们只需静待这朵“东方之花”重新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