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就用温碧泉”,多年对渠道口碑和终端形象的耕耘,使得温碧泉在补水这一细分领域取得的成绩获得了业内认可。《化妆品报》记者在采访温碧泉品牌总经理郑耿镇时,他表示这是都只是企业的营销推广方式,而非刻意制造话题,温碧泉自身更希望能够低调地修炼内功。
无论有意或无意,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业内人士在谈及品牌做细分概念营销时,大多会以温碧泉在补水领域取得成功作为案例,来剖析国内化妆品企业的成功模式和竞争策略。
补水成就温碧泉
2006年,温碧泉品牌创建伊始,就确定以补水概念作为品牌定位,“补水就用温碧泉”的口号开始响彻行业内外,在大规模的广告投入促进下,市场业绩亦随之爆发性增长。
郑耿镇表示,“温碧泉是第一家明确提出将市场定位于补水的品牌,在过去7年里,不论是从品牌营销推广还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缔造都聚焦于补水这一概念,这也造就了温碧泉现在专业补水的形象。行业内与消费者对温碧泉品牌的第一印象也是补水,这也是温碧泉所希望看到的。”
温碧泉品牌对于水概念的渗透无处不在,终端形象柜主打海水蓝,广告宣传中主色调亦为蓝色,细微至媒体新闻发布会也精心营造出蓝色氛围。
正好迎合了补水市场野蛮生长的温碧泉品牌在过去七年间顺势高速增长,品牌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近100%,由新兴品牌一跃成为优质品牌,并跻身专卖店渠道品牌前列。据了解,温碧泉目前在全国共布局终端13000多家,预计2013年全年回款将超7亿元。
在发展的同时,温碧泉也保持着对市场清醒的认知。“现在国内很多品牌和消费者对于补水市场的认知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以口号式概念居多,真正的内涵较少。而温碧泉作为第一个提出补水概念的品牌,有责任带领市场从概念式营销转向产品竞争力的较量。我们希望温碧泉和其他品牌都从浮躁中沉淀下来,用真正的好产品去打动消费者。”此外,郑耿镇还表示,“温碧泉一直专注于以补水达成护肤效果,在这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独有的优势,并确定这一定位不动摇。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改进补水技术并研发新型配方,确保温碧泉在补水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013年6月,温碧泉与韩国西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广州市巧美化妆品有限公司·韩国西江大学联合化妆品研发中心”,携手韩国西江大学在高端产品配方研发、配方稳定性测试、微生物检测和韩国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除研发技术上的动作不断外,温碧泉还在2013年签约台湾著名女子组合S.H.E成为品牌全新代言人,并推出1、3、5号水升级限量版,逐步向高端市场延伸。
转轨商超赛道 升级品牌形象
在专卖店渠道已取得一定成绩的温碧泉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将版图延伸至百货与KA渠道。
抢占商超是国内渠道品牌的共识,自然堂、珀莱雅、美肤宝等品牌都在经历这一艰难过程。专卖店渠道发展瓶颈逐渐显现,在专卖店做大的品牌都已在部署商超战略。在郑耿镇看来,专卖店渠道竞争逐渐残酷,国际品牌强势入驻,租金上涨、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等因素是制约专卖店品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桎梏。如此多重压力之下,许多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店将难以为继,相关品牌则不得不面临由此带来的业绩变动。“在广告费用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没有良好盈利模式的品牌在未来将不具有竞争力。大部分成型的化妆品店渠道品牌都在逐步转型商超,发力中高端以推进品牌的发展。所以商超是温碧泉必争之地。”
据了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温碧泉的商超战略初显成效。目前温碧泉在全国已进驻320个百强KA和近500家百货网点,预计2013年商超渠道零售额将超过2亿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处在商超转型初期的温碧泉,将大力开拓一线城市的B类百货和二线城市的A类百货。
商超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温碧泉的VIP俱乐部(年销售额达12万元的网点方可入VIP俱乐部)。目前进入温碧泉VIP俱乐部的网点已达4500家,这些合作伙伴将在终端形象、动销活动、利润回馈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为保护温碧泉品牌形象在转型中不被破坏,温碧泉对进驻商超提出了标准形象背柜的硬性指标。如果网点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则坚决不予考虑。
为促进品牌形象升级,温碧泉还将启动新的VI视觉系统,邀请曾参与美宝莲、雅漾、巴黎欧莱雅等国际知名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Giacomo Gardumi为其操刀,引领温碧泉品牌视觉形象的改变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