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光局”日前发布消息,为争取更多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自2013年12月1日起,每日配额上限从2000人调高至3000人,这也意味着每天至少有3000位大陆观光客去到台湾。
如果说这对内地的旅游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对本土面膜企业而言,则是喜忧参半。所谓“喜”,有相当数量的内地游客从台湾带回“伴手礼”,其中就常有面膜产品的身影。据某社交网站调查,我的美丽日志(该品牌在台湾地区产品名为“我的美丽日记”,在大陆授权的屈臣氏渠道更名为“我的美丽日志”)是大陆游客从台湾带回频率最高的面膜品牌。这些游客在台湾接受了面膜常识的教育,对面膜的认知由特殊保养转为日常保养,这对本土面膜企业而言无疑属于利好。
而“忧”也并非危言耸听。据《化妆品报》记者了解,目前包括我的美丽日志、我的心机和森田药妆在内,已有不少“台湾系”面膜品牌进驻内地商超渠道。“我的心机”目前已有区域经销商,在杭州世纪联华、湖北武商量贩等超市系统有售。上海富森德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简静怡认为,台湾面膜品牌不论在品牌形象还是产品概念等方面均比内地面膜品牌具有优势,事实上这些经由品牌授权后在内地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价格也十分亲民。简静怡表示,“台湾系”面膜已经成为内地面膜市场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良好的品牌形象很容易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本报记者在今年的上海美容博览会上亦发现,与我的美丽日志同属统一集团旗下的我的健康日记、绝世爱美肌等品牌今年已开始在内地招商。目前,本土面膜企业已经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局面。前不久被欧莱雅集团收购的美即,仍然牢牢占据着面膜行业排头兵的位置,在电视广告上的投放力度空前。而随着“台湾系”面膜品牌淘金内地市场,如何进行差异化的品牌营销,为市场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面膜产品当引起内地面膜企业重视。
眼膜是不是面膜的附属品?
化妆品报 赵竞
眼贴膜能够算作一个品类似乎已经不是问题。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原则,眼贴膜这一品类的出现并持续销售已经是市场对其认可的最好体现。但眼贴膜市场容量长期处于微乎其微的境况,且在未来两三年内这一现象亦不会出现较大改观,让人不由心生疑虑:眼膜是不是面膜的附属品?
上海峻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经济对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作了分析,他告诉《化妆品报》记者,魔力鲜颜的产品系列中包含有眼膜产品,而其销售业绩与面膜产品的销售比例在最佳状态时也仅为2:8。面对这样的销售数据,李经济无奈地说,目前看来,眼膜的确是面膜的附属品。
上海艾因美妍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春光认为,“眼贴膜市场尚处在雏形阶段”。他告诉本报记者,国内终端品牌中,眼部护理品类年销量过一千万元者寥寥无几,这其中还有相当部分被眼霜等传统产品“截留”,留给眼贴膜的市场份额可想而知。
屈春光对于眼部护理品类的看法,被上海富森德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简静怡解读为消费习惯使然。她表示,对于内地消费者而言,眼膜无法升格为日常保养品,而作为特殊保养品存在,眼贴膜又不具备立竿见影的功效。因此,产品效果和使用习惯的双重因素,使得眼膜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简静怡表示,消费意识的培育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对于内地膜类生产企业而言,鲜有愿意花精力在眼膜消费教育上的企业,眼膜的存在多是肩负“保证品类完整性”的任务。作为专业眼膜品牌,魔盒一改眼膜的“附属”地位,让它唱起了主角。屈春光认为,眼贴膜销售要想取得突破,店内导购培训固然重要,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更是关键。“当消费者认知达到一定成熟阶段时,眼贴膜才会有一个基础的量,生产企业才有资金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
虽然在目前来看,眼贴膜要想在膜类产品中得到凸显还是一件难事,但眼膜作为专营店内品类的一个补充,在产品陈列、品类结构完善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就要求内地膜类生产企业改变对眼膜的认知,如果想挖掘这一品类,仅仅推出三四个SKU远远不能达到专营店对于这一品类的陈列需求。而以“熊猫眼”作为鲜明产品标识的魔盒品牌,正在挖掘眼膜品类上做着积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