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3-30
  • 阅读量:2213
  • 来源|化妆品报
  • 作者|赵竞

在面膜的“OEM时代”,掌握了核心配方,品牌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面膜制造产业,去诺斯贝尔、贝豪和洁宝看看就够了。”一位面膜品牌老总直言。事实上,一家OEM工厂对应数十个乃至上百个面膜品牌客户的现象太普遍了,对本土品牌而言,整个面膜品类几乎都还处在“OEM时代”。

流水线的作业,使得市场一直担忧面膜产品过度“同质化”。但随着面膜品牌自身定位的日渐清晰,同质化现象或将出现转机,就像格力空调自豪于“掌握核心科技”一样,本土面膜品牌开始寻求更具独家性的产品制造之路。

OEM决定面膜科技含量

在市场对于面膜品类的诸多判断中,比较具有一致性的是认为2012年中国内地面膜销售总额已达130亿元,并以快于美容消费品市场2.5倍的速度增长,预计2015年面膜市场总额将达300亿元。佛山市南海贝豪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宏丽向《化妆品报》记者介绍,这个两三百亿元的市场由将近300个品牌创造,其中九成以上依靠OEM代加工。也就是说,面膜市场的科技含量将由OEM企业决定。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这些面膜OEM企业中,洁宝集团宣称其2013年的面贴膜产能为6亿片,而贝豪与诺斯贝尔分别是3亿片和2.5亿片。可以说,上述三家公司包揽了国内面膜制造产业的大半江山,它们的技术创新成果直接左右着国内面膜产品的升级换代。

业内很多人认为面膜品类准入门槛较低,但诺斯贝尔(中山)无纺日化有限公司市场策划总监麦耀雅持有不同意见,“其实面膜的配方与基布配合是相当讲究的,面膜在功能性、安全性、低刺激性、贴服度和透气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研发及提升空间。”据介绍,诺斯贝尔在上述几个方面做了大量持续的研究和试验。麦耀雅表示,新生的面膜品牌应该加强关注面膜基材方面的技术问题,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当前,即使是实力雄厚的成熟护肤品牌在拓展面贴膜系列产品时,也没有选择自建生产线,在这样的背景下,OEM企业的科技创新显得至关重要。换句话说,面膜产品同质化现象的严重与否取决于OEM企业对合作品牌用了几分“真心”。梁宏丽也坦承,在贝豪公司一两百家客户中,核心客户不过20家,而贝豪的最新技术和配方都会优先供给这些核心客户。

面膜品牌没几个真正了解产品

目前,国内厂商涉足面膜品类的越来越多,但在梁宏丽眼中,这些品牌都是看中了面膜市场快速增长所能带来的现金流,“他们涉足面膜品类,却并不了解面膜产品。”

梁宏丽认为,在对产品认知匮乏的情况下,谈产品创新无异于鸡同鸭讲。她向本报记者感慨,有些品牌商竟然不懂如何正确贴敷面膜,而有些终端导购甚至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帮顾客贴好一张面膜。“这些采购商来到贝豪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被教育如何正确认识面膜产品。”

可以说,对产品的认知有助于快速找到品牌契合点,这一点对于线上品牌而言尤其重要。在专营店渠道,尚有导购可以介绍产品,但产品一旦放到线上售卖,如何在品牌定位与产品之间找到共通点,则将是品牌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掌握核心配方就赢了一半

想要避免产品同质化,除了依靠OEM代工厂的独家供给外,自身掌握核心配方也是不错的途径。 朗耀日化(上海)有限公司代姓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金蔻是该公司唯一的面膜合作伙伴,而朗耀日化只为金蔻提供成品制造,并不负责原材料和配方供应。

上海金蔻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淑春坦率地表示,金蔻自确定品牌的高端定位以来,一直注重产品力的构建。“成分最优和专供是金蔻最大的产品特色。”为了保证产品创新能够始终走在市场前沿,金蔻也选择借助外力,比如在与亚什兰、帝斯曼等国际原材料商的独家合作下,金蔻今年即将推出“X系列”产品,力求使其成为科技驱动的代表性面膜产品。

同样看重核心配方作用的还有森田药妆。上海伸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盟钦向本报记者介绍,森田药妆的核心成分都是以粉末调和的形式从台湾原厂直运内地OEM公司,这样就在产品的核心配方层面避免了被“山寨”。林盟钦认为,掌握核心配方,面膜品牌就成功了一半。

延伸阅读》》

武汉开架面膜超六成“广东造”

815元成“黄金价格带”

(记者 赵竞 见习记者 金文娟)《化妆品报》记者近日走访武汉市内大型KA卖场面膜开架区发现,今年面膜品类陈列面积较以往有较大幅增长。武汉武商量贩南湖店日化区张姓导购介绍,该店面膜产品的货架数量较去年增加三成,面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抢滩KA卖场。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包括武商量贩、中百仓储和家乐福、沃尔玛在内,至少有19个面膜品牌的上百种系列产品在售。其中,有12个品牌的代工厂家分布在广东境内,超六成的开架面膜品牌属于“广东造”。

上海伸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盟钦认为,目前本土面膜市场的黄金价格区间在8元至15元。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述武汉开架面膜产品的价格范围区间与林盟钦的观点较为吻合。在记者随机选择的19款面膜单品中,有13款产品价格分布在该区间,被市场形容为“黄金价格带”。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