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参差不齐,火于微信朋友圈的一些品牌一直饱受质疑。
日前,主流媒体——江苏卫视对面膜含荧光剂的报道将“俏十岁”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被点名”,俏十岁很快公开表示要走法律程序。散布在全国的俏十岁“合作伙伴”也纷纷开始亮明态度力挺品牌,表示对产品品质深信不疑,试图扭转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
然而,据《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调查,导致俏十岁等以微信为主要营销渠道的品牌饱受争议的原因,除了这些品牌本身鱼龙混杂,有些品牌产品品质本身有很大问题外,这些品牌的营销模式本身也存在重大的缺陷。比如俏十岁,传言其与经销商采取的是合伙制,采取2.5折的低折扣出货,对经销商要求100万元不等的月均销售任务,经销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把产品卖出去是硬任务。这种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方式,加上微信本身的封闭性,导致品牌对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很弱,在渠道治理上的无能为力也是这些品牌屡陷质量质疑的重要原因。
CBO记者 何辰
俏十岁,近两年“火”于微信朋友圈的“天价”面膜,最近被江苏卫视推到了风口浪尖。6月11日,江苏卫视某栏目曝光5款面膜含有荧光剂,其中就有俏十岁。随着该视频在网络平台的扩散,俏十岁官方很快回应。据悉,俏十岁生物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12日发布“严正声明”,称该报道失实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了解到,俏十岁面膜近年来,迅速崛起于微信朋友圈,传闻去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一直以来,各界对其高于普通面膜数倍的零售价格和产生速效作用的成分猜测、质疑声不断。而俏十岁品牌创始人武斌却鲜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使得公司和品牌略显神秘。
俏十岁发公告要起诉江苏卫视 称被暗算
针对江苏卫视的报道,俏十岁次日就发布了官方声明,声明要走法律程序,给自己讨一个说法。在俏十岁那些擅做线上营销的经销商们看来,这样的负面报道被散布开,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俏十岁公告)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辗转联系上西部某俏十岁代理商,他认为江苏卫视的曝光行为“有欠考虑、不负责任”。“不能随意购买检测就说俏十岁有问题。”他告诉记者,俏十岁出具的国家检验机构的检测报告等资料都是齐全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俏十岁北方某一级代理商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一个产品的好坏,不是哪家媒体或哪一个人说了算的,关键是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可,最终事实会说话。”
针对媒体的质疑,俏十岁公布了一份其委托国家轻工业香料化学品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广州站作出的检测报告,显示其“活性肽驻颜抗衰科技面膜”未检出8种激素以及氢醌、苯酚、荧光增白剂等成分。
(检测报告)
事实上,“荧光剂风波”只是以俏十岁为代表的,红于微信上众多品牌在产品品质上遇到又一次质疑而已,此前关于产品是否含有激素,是否添加违禁物就备受消费者关注。
早就陷入“违禁”质疑 “权威”证书难消疑虑
早在今年2月,广州某咨询公司总经理就曾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评析俏十岁“火”的原因:第一,产品功效好,敢加入“一些”成分,效果明显;第二,早洞悉微信朋友圈的本质,即强关系链,利用没做过化妆品的美女强关系链内传播,口碑裂变迅速;第三,1万元即可创业的机制,不限区域的熟人自发式购物。
而在互联网上,也有一些“网友”在一些论坛发帖表示:买了俏十岁的面膜,用了一片之后,效果超好,但是效果太立竿见影了,心里有点害怕。
面对暗流涌动的质疑,俏十岁采取了拉“权威”站台,秀各种证书的方式,为自己证言。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关注的某俏十岁一级经销商在个人微信朋友圈自行整理了俏十岁在央视的广告播放清单、发明专利以及质量认定证书。各种证书成为该品牌营销中向消费者推广的“资本”。
“俏十岁在北京三甲医院接受检测,完胜雅诗兰黛,完胜小棕瓶。”“俏十岁,大黑烫金册子,累计进货三件以上的来店领取,附各种证书质检报告复印件一份。”“很多人质疑俏十岁含有激素,太多人花了上千元去检测,结果每项指标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如果俏十岁含有激素,现在媒体那么厉害,曝光后一个企业垮掉是分分钟的事,俏十岁能够在市场上立足脚跟,它的优势就在于高科技提取活性肽。”这是俏十岁经销上在微信朋友圈最常用的“推销”语言。
但是很显然,这些证言、证书并没有打消业界和消费者对产品的疑虑。反而再次被主流媒体爆出含有“荧光剂”。
(俏十岁经销商微信中晒产品证书)
“合伙制”网罗经销商狠压货 渠道把控难
在知情人士看来,一方面,微信朋友圈并不是工商、质监等国家部门纳入常规管理的一个市场渠道,这个渠道本身缺乏监管,导致渠道内销售的产品鱼龙混杂。另一方面,俏十岁等品牌的渠道管理模式的缺陷也是其影响其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
(俏十岁董事长武斌 图片来自网络)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获悉,俏十岁的营销模式不似传统的“代理商”模式,而是一种特殊的“合作伙伴”制度,“模式特别简单,拿货打官方客服电话下单,每个月需要完成100万元不等的销售任务。”俏十岁某经销商介绍。
据悉,“合作伙伴”完成每月考核任务,三个月后将得到约5-10%的返点;每隔三个月一次考核,未完成月任务的“合作伙伴”将取消资格。
“早期与俏十岁合作的基本都能完成任务,有些甚至一个月能卖1000-2000箱货。”上述人士透露。
但是随着“伙伴”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
“俏十岁靠微信‘火’起来,微商目前没有什么费用,一些在家带孩子没事干的女性也可以加入销售,她们用了觉得好,也能推荐给身边的亲戚朋友。”有俏十岁批发商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分析,这种营销模式也有弊端,“合作伙伴”制度不按省市区域划分,只要有共同目标、觉得能完成月任务,谁都可以加入,也因此导致“完全没有区域保护”的状况。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了解到,目前俏十岁除了在北京国贸有一家实体专卖店,线上的官方渠道为天猫和京东的旗舰店,剩下的就是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
“这些合作伙伴开始不仅仅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俏十岁面膜,”该知情人士表示,“合作伙伴”拿到货后可以自己选择渠道销售,通过什么方法都可以,重要的是达成销售目标、赚到钱。
另据透露,俏十岁对“合作伙伴”实行约2.5折进货价,而经销商一般选择5折左右进行零售。
对于这种模式,有分析人士认为,较高的零售价格、低进货折扣、压货、只求结果不重过程的渠道管理模式、经销队伍的参差不齐、再加上微信朋友圈的封闭性导致这个渠道根本没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也是这些兴起于微信朋友圈品牌饱受争议的来源。
“一个卖给另一个,根本没有任何销售依据,找不到主的感觉,真假难辨,很难问责。”这是一位亲身经历过微信平台消费的一位消费者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