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6-27
  • 阅读量:1212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何辰

    CBO记者 何辰

“‘熊孩子’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一位行业人士对日前逛展会对婴童类品牌的印象。小浣熊、SNOOPY、哆啦A梦、蓝精灵(艾芭薇)、迪士尼、汤姆猫和杰利鼠(简称“猫和老鼠”)、芭比、黑猫警长等,各种卡通名称的品牌,各种卡通角色的产品系列,打“授权牌”在儿童护理市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然而,授权品牌要“hold住”品牌授权的风险,在品牌文化、渠道、市场上费尽心思做文章。一众势力“虎视眈眈”之下,并非所有授权品牌都能“玩得转”,有些品牌市场表现平平,有些卡通形象的授权甚至已经“转手”多次。有人担心,整个婴童市场的“盘”只有这么大,谁都拿个授权来玩,最后整个市场会被玩坏;有人乐观,新品牌加入增加竞争,优胜劣汰有助于行业更加规范;有人淡定,婴童市场逐渐细分,加上自然增长,大家各凭本事,可以一起将“蛋糕”做大。

厮杀商超 “主战场”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发现,授权品牌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商超。各授权品牌渠道销售额占比最大、网点分布最多的,都是商超渠道。

据了解,去年7月刚上市的艾芭薇品牌目前约1500家线下网点,今年销售总额预计超过2亿元,而商超渠道的销售额占其整体销售额的70%左右。“猫和老鼠”品牌目前还处于渠道铺货阶段,商超渠道已近2000家,销售额占整体60%以上。小浣熊品牌正在逐渐加大对商超渠道的投入,销量约30%-50%提升,除了原本合作的国内商超永辉、新华等,又增加了欧尚、大润发、家乐福等国际商超系统。

另据悉,已入市近10年的SNOOPY品牌目前约4000-5000家商超渠道网点,其2013年销售额3-4亿元,预计今年销售额将增20%以上,目前已完成预定目标的40%。其总经理王贵清告诉记者,商超渠道门槛越来越高,费用逐年增长,但仍然是儿童授权品牌角力的“主战场”。“商超渠道产量相对较大,而且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王贵清说。

“娱乐营销”只是阶段性策略

“娱乐营销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强互动聚合人气,时间久了还能让品牌形象和文化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艾芭薇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CEO曹景春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艾芭薇的娱乐营销可以延伸为人际营销和口碑营销。

据介绍,艾芭薇通常用蹦蹦床、钓金鱼、游城堡等最简单的娱乐营销方式,这种形式最直接有效,深受小朋友欢迎,家长陪在旁边时销售人员将适时进行“成分讲解”,加上家长自身“不好意思”的心理,成单率将大大增加;使用过产品的家长切实了解产品质量,加之娱乐营销的印象,品牌将更加深入人心,家长之间的交流也将形成口碑效应。

“但娱乐营销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阶段性策略,顶多两年消费者就看腻了。”曹景春强调,在品牌的渠道扩展阶段,娱乐营销能为开拓终端网点造势,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消费者迅速记住品牌,这种前期投入是“有必要”的,“但铺垫做好以后的市场,竞争力将体现在产品质量和品牌文化上。”

由于娱乐营销成本高、对销售团队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并非所有授权品牌都能“玩转”娱乐营销。

哆啦A梦、Disney、芭比等授权品牌掌舵人、广东添乐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威宏告诉记者,“娱乐营销成本太高了,我们主要在终端不定期的做一些动销活动,主要利用在终端网点设置品牌形象等方式来进行品牌推广。”猫和老鼠品牌市场总监刘毅也表示,娱乐营销活动关键要把“互动氛围”做出来,他坦言自己目前的团队“太过中规中矩、不够疯”,正在调整和培训中,“偶尔我自己会到终端活动现场带领员工带动小朋友一起跳舞,希望团队能领会娱乐营销的精髓,更加放得开。”

规避“授权”风险费心思

在记者采访的数家儿童授权品牌中,大部分品牌表示“授权是不稳定、存在风险”的。

刘毅告诉记者,儿童授权一般是3年或5年,“虽然我们有优先签约权,但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据刘毅介绍,他们使用的猫和老鼠产品的瓶型是申请专利的,一旦授权方收回授权,他们除了更换外包装、不能再使用授权形象,其他方面受到影响不大。

魏威宏则表示,与授权方之间的良好合作是建立在沟通和诚信之上的。“当然最重要的,销售数据会说话,如果市场做的好,不影响授权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他们没有理由回收授权。”王贵清也称,珠海姗拉娜化妆品有限公司已与SNOOPY品牌授权方合作10年,“今年我们销售额将达到近5亿元,与授权方一直稳定合作,对其品牌形象和文化也都经营良好,我们有信心继续与授权方稳定合作。”

与其他授权品牌的策略不同,艾芭薇以“品牌代言人”的方式来规避授权风险。曹景春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不同于其他授权品牌以卡通形象直接作为品牌名称,艾芭薇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称,只是把蓝精灵的授权形象作为品牌代言人,“这样即使授权出现问题,我们也只会更改代言人形象,品牌名称不会改变,也不会对市场和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新的代言人形象还能够防止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众品牌为规避“授权”风此案费劲心思,想做好品牌的决心毋庸置疑。刘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没有常胜军,也没有“大浪淘沙”这一说,很多只有1-2千万元市场份额的品牌只要运营得当也可存活。福建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碧莲则感叹,授权品牌需要的是“打持久战”的坚持和艰辛付出和努力,“我们小浣熊目前已在市场坚持了近13年,5-10年的坚持之后,市场会给予品牌答案。”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