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着单价100元以上的化妆产品发展如日中天,品牌形象精致化的审美取向也逐渐蔓延至玻璃包材领域。从现在开始,分食玻璃包材市场蛋糕的,不仅有华兴玻璃、鸿业玻璃这些本土大鳄,还有远道而来的意大利朋友。
中高端市场青睐“Made in Italy”
通常,“Made in Italy”近乎奢侈品的代名词。但在玻璃包材领域,“Made in Italy”离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芭偌岚(上海)有限公司销售主管童一栋向《化妆品报》记者介绍,进口玻璃包材价格稍高,原因在于,远洋运输费及关税费用约占整体供应价的30%。但如果批量进口,则可以摊平部分附加费用。以50ml玻璃制瓶型为例,芭偌岚单个的供应价在3-4元之间,这和国内2元左右的供应价相差无几。童一栋认为,在国内低端玻璃包材的产能趋于饱合的情况下,未来玻璃包装比拼战场将移至中高端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本土品牌中高端发展趋势,不少商家表示乐意为中高端玻璃包材买单。
云南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张哲铭表示,该公司旗下品牌诗莉薇取材自云南自产的松茸、石斛等珍稀植物,“既然在原料上我们不惜成本,那么选择包材时也希望能够身价匹配。”因此,目前诗莉薇包材均采购自意大利供应商。可见,在中高端市场“Made in Italy”颇受青睐。
厚底异形受热捧
对消费者而言,对产品最直接的感观来自于产品外形设计。童一栋认为,玻璃包材追求个性化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借助瓶型强化品牌理念,已经成为最能打动采购商的理由。
张哲铭表示,诗莉薇所选用的意大利包材并不拘泥于传统瓶型,而是将瓶型一边整体拉斜,设计成类似风帆的造型,“很好地体现出品牌的优雅和俏皮。”
深圳有思远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也肯定了异形瓶身的受欢迎程度。在这家主要从事外贸出口的玻璃包材企业看来,异形瓶身多遵循“简约风”,只在某些细节处做出与众不同的变化,简单而不失个性,因此颇受品牌采购商青睐。
除了有特别设计的瓶型受到市场热捧,瓶底厚度也成为衡量包材品质的重要因素。童一栋介绍,在玻璃包材制造领域,底越厚,越难做。并且厚底玻璃制品凸显价值感已经成为不成文的审美标准。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意大利仍为厚底玻璃制品的第一大生产国。以芭偌岚公司为例,其与一家名为Inovodesign的设计公司合作,每年有20款新设计方案问世,这些设计方案均为厚底瓶型。据法国某品牌产品设计师余其心透露,通常情况下,进口品牌乐意选用厚底玻璃包材来凸显品牌形象,这一概念也正被本土一线品牌所接受。
通透度成质量比拼第一要素
虽然外观是产品能够“高大上”的重要因素,但产品品质的比拼更是采购商极为关心的话题。本报记者在今年上海展会发现,广东鸿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展示的当季新品就格外强调玻璃包材的通透度。该公司开发部经理林敏向本报记者介绍,透明玻璃制品的色泽感直接影响供应价格。据了解,目前水晶玻璃制品的通透度在业内公认最高,但因造价昂贵,难以在大众化妆品市场推广。因此,普通玻璃包材只有尽可能在原来基础上提升通透度,以求在同类型产品中脱颖而出。
童一栋透露,玫琳凯曾将美国一家供应商的玻璃瓶与芭偌岚的产品做过对比,色泽及通透度高下立见。“这对采购商的判断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土玻璃包材制造企业应该在产品通透度上下功夫。虽然受制造工艺所限,厚底异形很难在短期内达到意大利产等国际相同水平,但瓶身的光泽感及通透度通过烧制工艺及原料的不断优化,仍可以得到改善。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内玻璃包材企业提供的产品通常需要在灌装时进行“二次清洗”,而意大利的玻璃包材则建议客户不必再次清洗,“因为相对不封口运输的玻璃包材而言,我们在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的保障,可以直接进行灌装。”这些细节也为意大利制玻璃包材再次加分。
随着采购商对包材要求的日渐严苛,低端玻璃包材制品的竞争力趋弱。而逐渐走向“高大上”的玻璃包材,未来究竟由谁唱主角,比拼或将不再局限简单的价格差异,而是回归到玻璃制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