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7-16
  • 阅读量:149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刘颖


627日,立白集团正式宣布旗下品牌“去渍霸”将全面更名升级为“好爸爸”,进军洗衣露这一全新洗涤品类,并计划拿出十亿元专项费用用于推广。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营销界人士撰文直指立白此举是出昏招,洗衣露是伪品类。业内其它人士究竟怎么评价去渍霸改名现象?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分别选择企业界、营销界和代理界知名人士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下面是各界人士代表人物的个人观点。

曾锡文:洗衣露是洗衣液的细分 “节目+情感”的推广模式有风险

“洗衣露只是洗衣液的一个细分,不是大类别,阶段性的产物,此前宝洁也推出过类似的概念,最终还要看能不能被消费者认同,要市场来检验。”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专访时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凭着多年来对中国日化市场的理解,曾锡文认为,通过一些热播电视剧或者热播电视节目造势做品牌宣传不失为一个营销好方法,但是这种影响是否可持续有待观望,有的节目可能第一轮热,第二、三轮就淡了,“节目+情感”的推广模式有风险,可能导致改之前消费者记不住,改之后也记不住的尴尬。

杨正华:很有趣 是个很有潜力的营销点 关键是营销要落地 产品要有实质性突破

“这个很有趣,好爸爸的情感性很强,是个很有潜力的营销点。”知名4A广告公司法国阳狮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广州分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正华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分析说,借助媒体热点主题的命名对于品牌知名度的扩展有积极作用,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广告人,他自己还未意识到国内洗涤类品牌已经开始过渡到情感诉求的传播层面,立白的这一举动有创新之意。然而,他同时指出,单纯依赖这一社会载体并非取得品牌力的真正方法,只跟风节目做推广是一种短视行为,而且,品牌改名后的立白还面临着对产品更深入社会意义的挖掘,如此才能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关键就看他们是不是想的足够深,是否在掀起一股热潮的时候有落地的东西,如果仅仅是跟风抄袭话题,那格调就太低了,没有前途。”杨正华也表达了担忧。

杨正华同时指出,新品类的提出应当是个颠覆性的概念,从产品的形态、使用方式和最终功效上都应该有实质性的突破,这最大化取决于消费者的感受,不然换成“洗衣霜”、“洗衣精华”等名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类。他认为,立白的此次改名,应当更多的突出产品与洗衣液的差异性,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类的创新之处。

吴志刚:消费者还难以区分洗衣露和洗衣液 需要长期消费者教育

盛世传美首席营销顾问吴志刚认为,品类是一种商品属性的划分,应当以消费者的认同作为品类的划分标准。“现在市场上的消费者可以明确将洗衣粉和洗衣液区分出来,但是还难以将洗衣露和洗衣液区别出来。目前,蓝月亮在洗衣液市场的领导地位难以撼动,立白希望开创一个品类蓝海有好的愿景,但是需要更多品牌的加入和长期对消费者的教育。”

代理商:改名或因为卖的不好 好爸爸算一种营销博位

“改名是因为平日里卖的不太好,名字不响。”有多位常年经营日化洗涤类的代理商告诉记者,改名之前的去渍霸销售状态不甚理想,这也许是改名的直接动因。“改名以家庭传统关系中很少做家务的爸爸切入,算是一个营销方面的博位。”华南某宝洁、妮维雅代理公司销售总监认为。

立白集团:更名背后有数据支撑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根据此前媒体的公开报道,去年起去渍霸就瞄准了“爸爸”主题,热播电视剧《小爸爸》和明星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都有该品牌植入和赞助的身影,而且从立白官方提供的数据看,受益于这些节目的高传播,该品牌总体销售同比有所增长。在立白方面看来,品牌全面更名升级意在“通过品牌的力量呼吁爸爸们关注并陪伴孩子成长”。公开报道显示,立白集团首席发言人许晓东曾给媒体拿出了一组专业反馈数据:近20%消费者表示更名为好爸爸后会更加促进他们购买,对更名的中性及正面反馈达93.2%。”据悉,“好爸爸”充分获得了该集团的各种资源,立白方面声称将在7月全线进驻全国60多万家网点。此外,包括研发、渠道、品牌等集团各部门均下了军令状,称“更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