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牌专卖店越来越受瞩目。同一个品牌,统一的形象,这正是单品牌专卖店区别于一般专卖店的所在。在百货、超市扩张的当下,加之网络渠道的兴起,化妆品专卖店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多品牌输出的专卖店尤甚。“国外成熟的化妆品市场中,单品牌专卖店占到了不少比例,这是大有可为的模式”,国内某连锁专卖店店主表达了如此观点。
如今,单品牌专卖店在中国也经历着复制和创新之旅,一些品牌开始针对中国现有国情做出了适应性改变。
多品牌输出的“疲惫”
在南昌经营着某连锁专卖店的李荣(化名)看上去疲惫非常,在他所开的9家多品牌专卖店中,情况纷繁复杂,经营状况也是良莠不齐,在与记者交谈的半个小时内,李荣接了不下十个来自供应商的电话。在他的店里,很多品牌都是百货商场中热销的品牌,为了博取生存空间,折扣营销是避免不掉的一环。
李荣也尝试过改变店堂内的形象,采用统一形象,并为此花了几十万元的装修费,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他最终还是撤掉了新的装修,回到了原先各个品牌独立设柜的状态。而同样在南昌,经营着Vinistyle单品牌专卖店的洪俭告诉本刊记者,原先他也是做多品牌输出的专卖店,那时每天感觉都很紧张,花在日常打理和沟通上的时间较多,每个品牌的代理商又都很可能是分散的,这就需要和不同的代理商打交道,加之屈臣氏的进驻,百货商场品牌的强势,留给专卖店的空间就更小了。
洪俭直言,做多品牌专卖店的压力着实不小,因为目前国内的专卖店无论是在体量还是内容上都还无法与与屈臣氏相提并论,与商场的竞争也是避之不及,折扣营销又难以成长久之计,“经营起来较为复杂”,在做了4年多多品牌专卖店之后,最终洪俭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转而开始经营单品牌专卖店,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转行”之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两手拓展准备
韩国单品牌专卖店市场盛行的品牌如谜尚、the face shop、skin food在进驻中国之后,并未只把眼光锁定在单品牌专卖店渠道,而是做着两手准备,占领百货渠道也是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当下化妆品最有影响力的渠道仍是百货,也因此,那些进入中国的品牌,即便在其本国确实非常擅长于单品牌专卖店渠道运作,它们的中国市场之行仍不能简单复制这一模式。在参考经验之前,它们还首先需要在中国市场上树立起正品的知名品牌形象,而承载这一使命的最好渠道莫过于百货。等在百货树立起良好形象之后,单品牌专卖店的拓展就更能顺风顺水地推行。所以,这些品牌往往会将这两种渠道同时推进,在此之中,一些重点城市的单品牌形象概念店也由此而生。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着面积以及服务优势的单品牌专卖店的竞争力将不容小视。也正是看到了单品牌专卖店发展的未来,当下诸多进口品牌在树立百货专柜形象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着“独立走路”。
单品牌专卖店的曙光
正是看到了单品牌专卖店在韩国化妆品市场占比高达75%的前景,洪俭也对自己的专卖店发展未来抱有十足的信心。他并不惧怕the face shop等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与其竞争,因为在他看来,目前韩系品牌的市场相对来说还较为混乱,一些高知名度的品牌也陷入了水货假货之争,而他代理的品牌因为正处于稳步拓展期,是个全新的品牌,这样反倒能说服一些消费者选用他的产品,“目前对于单品牌专卖店发展来说是个机遇,正好是新进品牌打基础的时候,谁在初期站稳了脚跟,谁就获得成功的第一步”。
虽然单品牌专卖店的诱惑很大,但一些代理商还是心存疑虑,不敢轻易下手。因为单品牌专卖店大多设于中心商业区,租金的高昂以及整店输出管理产生的各项费用都让他们望而却步。
“租金一个月都要上万元,然后加上人工费用等支出,盘活一个专卖店至少要30万元,对于自己的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中部某区的DHC代理商对开设单品牌专卖店虽然还心存疑虑,而且目前品牌方也还没有把单品牌专卖店的经营权下放给他,但他表示如果时机成熟,最终还是会把DHC的单品牌专卖店开起来。
而洪俭在市中心所开的一家仅有10平方米的店,每月的租金也在6000元左右,不过,他还是凭借努力将品牌做到了不错的销量。对此,他甚至认为,单品牌专卖店的发展虽然刚开始,但未来应该能成为化妆品的主流销售形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