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化妆品品牌商与渠道商构成了中国化妆品产业的主体,那么位居上游的化妆品OEM企业则堪称化妆品市场的“风向标”。9月25日,第四届北京科玛新品发布会暨2015化妆品流行趋势介绍的活动现场,与会的化妆品品牌商较往年增长了一倍以上,达80余家,这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化妆品品牌商越来越重视与上游OEM企业在产品研发层面的沟通,“2015年流行什么?”或成为时下品牌商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2015年化妆品市场流行啥?
科玛(北京)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珪汉认为,OEM企业的责任要求其必须扮演好“市场流行先知”的角色。因此,“2015年化妆品市场流行啥?”成为北京科玛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基础护理品与彩妆领域,北京科玛均对2015年市场趋势作出预判。
北京科玛营销部部长裴秉勋告诉《化妆品报》记者,发酵类护肤品因其安全性、低刺激的亲肤特性在今年风靡韩国化妆品市场,“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中国市场也将很快接受发酵类护肤品概念。”
本报记者在今年PCHi原料展上了解到的消息也显示,今年原料市场劲刮“活性酵母风”。这一领域的领导型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就在今年向本土企业出售了不少活性酵母类原料配方,其中金蔻面膜使用的“OXY229”成分成为该品牌产品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原料商和OEM企业都乐于推广“发酵概念”,2015年的化妆品市场上或将出现更多这一概念的成品。
在彩妆研发领域,裴秉勋认为面部彩妆对功能性诉求增加,因此“一瓶多效”的彩妆产品或将更受消费者青睐。也就是说,彩妆产品在其原有功效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复合型功效,这将是OEM企业的研发重点。
据了解,收缩毛孔与提拉紧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彩妆OEM企业——意大利莹特丽公司对当下化妆品市场预期的回应。而本报记者今年9月在广东美博会采访时注意到,时下网络热门的“韩国V脸面膜”就是巧打“提拉紧致牌”,以“提拉面部有利于瘦脸”的功效及卖点吸引了参与广东美博会的大批专业观众。
2015年化妆品研发的五个关键词
裴秉勋用“CHINA”的简拼方式列出了北京科玛2015年化妆品研发的关键词。分别为:Cooling(凉爽)、Hydrating(保湿)、Innonation in use(使用便利性)、Nature(自然主义)、Approved(功能性认证)。
对此,裴秉勋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夏季较以往时间更长,消费者在夏季对传统化妆品的需求减少,而对水滴精华剂型、喷雾型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增长。因而,加入碳酸成分的凉爽型(Cooling)夏季护肤品可以给肌肤带来清爽的使用感受,辅之以泡沫的视觉作用,会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产品体验。
而高保湿(Hydrating)产品的流行,则是由于在同样天气燥热的环境下,人体肌肤排水量增加,对面部肌肤的保湿诉求相应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补水与保湿不能混为一谈,补水是肌肤缺水后的改善型需求,保湿则侧重于帮助肌肤建立自我防御机制,防止面部肌肤水分流失。
Innonation in use的字面翻译为突出使用便利性。北京科玛认为,彩妆工具在使用便利性上的革新让消费者更乐于使用彩妆工具,这对彩妆产品的销售大有裨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然主义(Nature)与功能性认证(Approved),这也是北京科玛在接下来的研发工作中颇具指导性的思维之一。据本报记者了解,北京科玛强调的自然主义并不是传统天然护肤品惯用的突出“无添加化学成分”这一卖点,而是更多地运用东方中医药成分、中国原产地成分,以抵御外资品牌“尖端科技”的冲击。在这方面,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已开始有所作为。据了解,云南盘龙云海药业旗下品牌“菌悦1895”“诗莉薇”的主打产品,就是从云南野生松茸中提取有效成分。裴秉勋表示,通过后期对有效成分的功能性认证有利于让消费者对产品建立信任与好感。
“Made in China”转“Made for China”
OEM企业强调本土化
据了解,目前我国化妆品OEM企业在研发理念上领先于市场,但大多企业都只在小范围内推广当季或来年的新品,少有公开举行“新品发布会”的。而隶属于韩国第一大化妆品OEM企业的科玛(北京)化妆品有限公司已经连续四年举行年度新品发布会。今年,北京科玛更在发布会上正式提出,产品研发应当从“Made in China”转向“Made for China”,凸显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这一卖点。
而早在今年5月,韩国第三大化妆品OEM企业蔻诗曼嘉在苏州设立全资子公司,韩国蔻诗曼嘉株式会社社长赵任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蔻诗曼嘉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将从中国大气雾霾严重着手,针对日渐严重的空气污染,或将很快推出具有防御与修复功效的面部底妆产品。
韩国化妆品OEM企业接连提出以“made for China”为研发导向,一方面凸显中国化妆品市场话语权增加;另一方面,OEM企业日渐强调推进本土化进程,对本土OEM企业形成新的压力。栋方艾圣(香港)集团有限公司CEO唐新明认为,本土OEM企业必须强调自身的本土基因,“照搬或者抄袭国外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谁更了解中国市场,谁才更有机会掌握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