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09
  • 阅读量:2844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李娜

根据维恩咨询对淘宝、天猫、京东商场等16家大型网络零售平台洁面类销售情况的监测,2014年3月-2015年2月滚动年中,洁面品牌总计销售317048.2万元,销量6296.9万件。比2013年的3369万件几乎上涨一倍。

CBO记者李娜

与线上的火爆相对应的是,线下各种以洗脸神器冠名的洁面产品开始活跃在市场上,价格从个位数到四位数不等。在洗面奶的掘金大军中,有人希望以概念取胜,有人希望以价格取胜,有人希望以品质取胜,也有人希望以技术取胜。

在技术派中,幸美股份董事长郭雷平一直是个狠角色,早前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洗面奶其实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产品”。

那么,洗面奶究竟有什么技术含量?

“泡沫型”洗面奶最受宠这让工程师们抓破了脑壳

广东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研发工程师张太军告诉记者:“洁面产品分为泡沫型和非泡沫型产品,而由于使用习惯的问题,国内消费者更为偏好泡沫型产品,但在国际上非泡沫型产品较为盛行。”

资料显示,泡沫型产品又分为表面活性剂型和皂基型产品,“挤出来是条状的洗面奶一半以上都属于皂基型洗面奶,皂基型洗面奶想要做到品质稳定必须保证PH值在10以上。”张太军称,但是这种洗面奶有一定刺激性,而一般表面活性剂型产品则刺激性更大。


(洗面奶分类图)

一款符合中国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好的洗面奶既要泡沫丰富,又要刺激性小最好不刺激,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效性,这其实给传统的洗面奶配方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样一来,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就因为其温和不刺激的特点日渐成为洁面产品的新宠。然而这种表面活性剂也有一个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致命的的缺点,那就是“泡沫很少,很稀又难以增稠”,这样的产品特性会容易让普通消费者误认为这些洗面奶“质量不好”。

因此增稠和起泡就成为做好氨基酸系洁面产品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为了增稠,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氨基酸洗面奶就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之外再添加其他表面活性剂,这虽然达到了增稠的目的,但是导致使用体验的下降,同时泡沫还会减少。因此能够做到一定稠度又泡沫丰富的纯氨基酸洗面奶市面上几乎没有。”幸美股份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傅正春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幸美新推出的四款洁面产品中有2款(洁面皇后和温和型洗面奶)采用了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了提升使用感,这两款洗面奶不仅采用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而且没有添加任何其他非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幸美洁面皇后洗面奶)

那么幸美是如何做到增稠和起泡丰富的呢?尽管以“技术壁垒”为由不愿多谈,但傅正春还是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我们虽然只是使用了一些普通的原料,但是通过特殊的配方设计和工艺,还是做到了目前市面上所没有的稠度和泡沫丰富度。”傅正春表示。

当然,幸美的核心原料还在于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由于选择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不添加脂肪酸和其他表面活性剂,这就使得配方的原料成本是普通洗面奶的3倍以上,而这种洗面奶在生产工艺上也极其复杂。“普通洗面奶3个小时可以做一批,但是这款洗面奶一批要做12小时,时间成本又是别人的4倍。”傅正春介绍。

只有清洁作用,美白、补水都是扯淡?

由于洁面产品在脸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因此,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洗面奶只具有清洁作用,美白、补水功能十分有限。

对此,原上海家化科研部副总监、佰草集中草药研究所所长李慧良告认为:“洗面奶直接的美白作用可能有限,但有可能对下一道美白程序起到助推作用,二者配合起来达到更佳的效果是有可能的,比如更有利于美白活性成分的吸收。”

而对于补水等作用,李慧良称:“洁面产品不仅是去除皮肤表面的脏污和油脂,还要留下一定的油脂使得皮肤洗完后不紧绷,更为舒适,简单说来就是去除该去除的,留下该留下的。”这也就是所谓洁面产品的平衡性。因此,洁面产品通常会有少量物质残留在皮肤表面,而很多洗面奶的技术含量也正体现在如何尽可能清洗掉脸上脏污的同时让有利于皮肤的保湿和美白成分留在皮肤表面。

“幸美品牌的水灌沙漠肌洗面奶就添加了异硬脂酰乳酰乳酸钠,这种乳酸合成的保湿剂其亲肤性和保湿性都比较好,因此残留在皮肤表面会起到很好的保湿和补水作用。”傅正春举例表示,此外,他还告诉记者,一次洗脸带来的作用有限,但是长期使用的效果会有差别。

应以市场为导向避免“技术过剩”

尽管洗面奶有许多可挖掘的技术空间,但对于化妆品大类而言,“一般意义上,功效型产品、防晒产品以及用于娇嫩部位的眼霜等产品的技术难度还是更大。”李慧良认为如果笼统的说洗面奶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产品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不排除个别公司会在洗面奶上面花费更多的精力,从而让洗面奶变的更有技术含量。

然而对于化妆品技术,李慧良认为“商业上存在一个技术储备原则”,李慧良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如果市面上的洗面奶都是60分,你可以生产100分的产品,一般而言,企业会先推出70分的产品。”另一个与之类似的维度是,如果要花大量的精力使用100元成本可以达到100%的满意度,但做到90%的满意度只要10块钱,企业一般是采用10块钱的。第一种做法也许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却产生了质量过剩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叫好不叫座的结果。

除了避免过度使用技术之外,李慧良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此外,易生产也是衡量一个好产品的标准之一。“技术总监严格说来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技术总监会会更注意与市场部门的互动,熟悉产品的销售渠道等市场方向。

然而,在不同的品牌上,技术所占的权重也会发生移动。如果企业认为,某一个消费诉求消费者特别敏感,那么企业在这一技术领域多下功夫以实现预期的市场效果,李慧良举例称:“比如去超市买水果,那些打上有机标签的水果就很畅销,而没有打上有机标签的则相对买的人少。”那么,同样,如果化妆品企业认为消费者对洗面奶的某些特点特别敏感,而下大力气给产品贴上一些硬性标签,那么市场会检验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然而,李慧良也提醒道,有些因素是刚性的,不会产生移动的。比如,无论是高价产品还是低价产品,他们安全标准都是一样的,即10块钱的产品与1000块钱的产品所引起的过敏率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