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30
  • 阅读量:6365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喻晓

    许多早期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化妆品单品牌店都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水土不服。早在2009年12月对北京爱博信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善的采访中,本报记者了解到,谜尚单品牌概念店占总网点比例为70%。而仅仅半年之后的2010年5月底,这一比例便降至30%。与谜尚类似,像The Face Shop、Skin Food等品牌,早已不把“宝”押在单品牌店上了,而是力争百货渠道的布局,哪怕那本是它们最为擅长的模式。
  
    正是因为有例在先,业内人士曾一度对单品牌店模式并不看好。不过,就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我们却从市场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Tony Moly、Vinistyle、It’s Skin、Just BB这些单品牌店均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市场上也冒出了对单品牌店模式看好的声音。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这些声音中出现了一个词,即化妆品的“快时尚”。
  
    打破坚冰

  记者最早听闻对单品牌店模式非常高评价的是在对苏美(南京)化妆品连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陈磊的采访中。该公司与韩国的合资品牌Vinistyle虽然也进入少量百货,但其单品牌店在悄然进入市场后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业绩也处于攀升阶段。”例如该品牌店在南昌业绩节节高,从品牌店开张初期的月销量4万元,稳步发展至今年8月20万元的月销量。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陈磊表示,公司预期Vinistyle A类店(月销量六七万元的单店)数量将增长30%。
  
    此后,Just BB总代理华美瑰宝(上海)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怡灼也曾对记者表示,Just BB坚持品牌的“韩国概念”,坚持品牌店模式。这个2008年底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其“市场表现已经超出了公司预期。”
  
    在陈怡灼对Just BB的介绍中,有一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就像服装界的H&M、ZARA一样,Just BB产品更新速度极快,每月都有30-50个新品上市。”陈怡灼的描述即她所称的化妆品“快时尚”模式。
  
    其实,“快时尚”对于如今的中国年轻消费者并不陌生,在H&M、ZARA等服装品牌的引领下,“快时尚”以其产品更新速度之快、单品数量之多以及前沿流行时尚风格著称,受到广大潮人追捧。不过,“快时尚”一直以来都是服装领域的概念,当它被一个化妆品品牌所应用时,反倒令人耳目一新。
  
    无独有偶,目前正在招中国总经理的韩国品牌Tony Moly,也有着“快时尚”的特征。韩国科玛株式会社总经理朴庚燮向记者介绍,Tony Moly至少每一个季度会大规模推出新的系列产品,同时淘汰旧产品。而在朴庚燮看来,Tony Moly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反观Vinistyle,陈磊也表示,虽然该品牌并未直接提出“快时尚”概念,但在产品更新和丰富上,确实采用“快时尚”的风格。

    “快时尚”助力

  如果说这些品牌的“快时尚”是一个巧合,那么它与这些品牌目前市场运作较成功之间有无联系?在探究答案时,我们有必要分析下单品牌店曾经的不足之处。
  
    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单品牌专卖店远未成主流渠道,消费者更习惯在品牌选择丰富多样的百货专柜进行一站式购物。相较百货来说,单打独斗的单品牌店若没有产品种类和数量上的优势,则很难吸引消费者长久驻足。对此,“快时尚”犹如对症下药,最大的特征便是产品数量极为丰富,并且更新换代快,永远站在潮流最前线,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光顾和停留。
  
    对于一些同时进入百货的品牌,其单品牌店内的促销和活动力度或许不及百货,也无法享受类似百货会员积分等政策。但诸如Tony Moly、Just BB 这类“快时尚”品牌在有了留住顾客脚步的“底气”后,敢于以单品牌店为唯一或主要渠道,因此促销的力度与此前“两条腿走路”品牌的品牌店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对渠道严格的把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货以及价格的混乱,利于长期维护品牌形象。
  
    此外,在国内城市大部分商业区,一个化妆品品牌的单店往往在繁杂各异、档次层次不齐的各类店铺包围之下,整体时尚氛围欠缺。然而,“快时尚”品牌店之间会有一种相互带动作用,就像在H&M旁边一定不难找到 ZARA一样,联合营造的时尚氛围带来竞争,更带来共赢。当然,这有待出现更多具代表性的“快时尚”化妆品品牌店才能达到类似效果。

    或为趋势

  在“快时尚”化妆品一次被频频提及之时,陈磊认为,这或将是未来化妆品品牌店的走向。
  
    对于站在时尚流行前沿的化妆品品牌来说,“越是潮流的东西,越要及时推陈出新。”在如今城市的商业区,往往一条街上会有好几家化妆品品牌店,丰富的品类选择和最潮流时尚的产品更容易吸引眼球。
  
    此外,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消费也呈现快速之势。“快时尚也正是顺应了快消费的需求。”陈磊表示。
  
    当然,与服装品牌相比,目前明确提出走“快时尚”路线的化妆品品牌并不多,哪怕是苏美旗下的Vinistyle,也只是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快时尚”模式,但暂未明确打出“快时尚”的招牌。不过,Tony Moly、Just BB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颇有成效的实践,或许可以作为试图做强品牌店的品牌一个很好的参考,毕竟作为曾经水土不服的一种经营模式,品牌店模式的成功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才可探寻出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或许我们还可以更乐观一些。“快时尚”诞生于服装领域,其鼻祖H&M、ZARA似乎也已嗅到化妆品市场的诱人味道,试图介入此领域。据了解,H&M已于今年3月初推出其第一款经认证的有机系列护肤品,产品单价在5欧元左右,价格优势极适合走量销售,并且,该品牌设计总监Ann Sofie Johansson对护肤品市场保有非常高的期望,明确表示公司将加大对化妆品方面的投入。
  
    虽然H&M是否同样以将“快时尚”运用在化妆品领域还不得而知,但这至少让人们对化妆品“快时尚”这一较新潮事物有了期待。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