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该市流通领域湿巾比较试验结果,在来自大型超市、百货店及网络平台等销售渠道的50件样品的C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MIT(甲基异噻唑啉酮)两项防腐剂成分的检测中,心相印、启初等21件样品检出CIT,2件样品的MIT检出量较高。其中在25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有12件检出CIT。
CBO见习记者 唐雅倩
报告显示,在50件样品中有21件测出防腐剂CIT,检出率达42%。婴幼儿湿巾情况更甚,在25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12件检出了CIT,检出率达48%,不少产品CIT含量更高于普通湿巾。
检出防腐剂CIT的湿巾样品
“可入口”婴幼儿湿巾却含防腐剂 问题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据悉,MIT是一种高效的水性防腐剂成分,广泛用于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等领域,能保障卫生、抑制微生物生长;CIT是一种防腐剂成分,常与MIT混合使用于水性化妆品中,但对于肌肤与粘膜具有刺激性,不适合添加于长时间接触的产品中,浓度过高时更可能造成化学灼伤。
资深护肤专家冰寒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湿巾的纸基是无纺布,其纤维摩擦力较强,有一定的去角质作用。婴儿皮肤幼嫩,使用频率又极高,经常擦拭,就更容易导致角质层受损,使防腐剂更易渗入而引起不良反应。
湿巾是由液体和无纺布组成,需要添加一定的防腐剂来防止其变质,冰寒告诉记者,国内至今已批准的化妆品中可使用的防腐剂不少,也有较为温和的成分,但MIT与CIT价格便宜,用量少即可达到良好的抑菌效果。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在被检出CIT或MIT的样品中,部分产品包装上宣称“无添加”、“无刺激”、“敏感性肌肤也可放心使用”,更有一些样品名称为“手口湿巾”且在包装上强调“清洁乳牙”、“食品级原料”、“口感微甜”、“舔也安心”,明显引导消费者将湿巾用于婴幼儿口腔内清洁。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不要在眼睛、口腔等有粘膜的部位使用湿巾,切勿用于伤口、红肿或湿疹部位。冰寒表示,这些包装上的标注大都是广告用语,为的是宣称其用料安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手口湿巾清洁口腔等脆弱部位。
湿巾“身份”尴尬,监管还应完善
湿巾产品因携带使用方便、便于弃置、交叉感染风险小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使用。湿巾一般用于清洁消毒,个人方面可用于个人清洁、婴幼儿清洁护理、卸妆等,还可作为家庭清洁产品如厨卫湿巾等。
上海市消保委一项针对1800多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有六成消费者每天都会使用湿巾,其中96%主要用于手口清洁或婴幼儿的卫生清洁。
在本次检测中,含防腐剂的湿巾几乎都是国内品牌,包括康贝、启初、安亲安贝、五月花、妮飘、心相印等,而国际品牌大都“表现良好”。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宁海对此表示,这并不是说国产品牌不合格,而是国内尚缺少针对湿巾的相关标准”。
据了解,欧盟等发达国家将用于人体且仅有清洁用途的湿纸巾归类于驻留类化妆品,按化妆品法规予以规范。2014年,欧盟做出严格限定,除了MIT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00ppm,禁止单独使用CIT外,不再允许驻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巾)中使用CIT和MIT混合物。今年7月起韩国也将之前作为工业品进行管理的湿巾分类到化妆品领域进行管理。
而在我国,虽然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同样拟定了上述条款,但另一方面,湿巾却长期归类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不受上述条例的限制。对此冰寒表示,虽然国内并没有禁用CIT和MIT这两种物质,添加此防腐剂的企业并不涉及违法,但国外对CIT和MIT引起婴幼儿接触性皮炎已引起广泛关注,所以国内厂家最好能够未雨绸缪,尽量少用此种防腐剂。
据悉上海市消保委已正式向相关部门发函,建议将湿巾产品纳入化妆品管理,以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