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单品牌店在中国到底有无土壤?
导读
经历了几年短暂蛰伏期的中国化妆品单品牌店模式,似乎正在尝试再次破局。
2014年底,上海家化透露重启佰草集品牌专卖店项目,并于2014年12月在上海、长沙尝试推出升级版的体验型品牌专卖店形态。与此同时,韩国知名品牌SKIN79在入驻中国市场时也宣布未来将尝试开设类似悦诗风吟的单品牌店。另一面,悦诗风吟、伊蒂之屋等韩国品牌已在这一领域初具规模,而植物医生、林清轩、蜜思肤、婷美小屋等本土后起企业也开始奋起直追。
但业内关于化妆品单品牌店在中国是否有合适土壤的争论却从未停止。2014年年末,以吴志刚与白云虎为代表的业内人士,就曾因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进行过激烈争辩。
1单品牌店需要什么土壤?
事实上,关于中国化妆品市场是否适合单品牌店生存的问题,白云虎与吴志刚的争论代表着业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吴志刚以主打普罗旺斯乡村小镇主题的欧舒丹为例,预言中国化妆品市场在2020年左右,单品牌店业态预计将占到化妆品零售规模的10%以上,市场容量在500亿元以上。而白云虎则以中国缺乏单品牌化妆品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3大土壤为由进行反驳。在白云虎看来,目前全球化妆品主流销售市场中,只有韩国出现成规模的化妆品单品牌店模式,这与其市场小而竞争激烈、金融危机导致的零售价下调、去中间渠道化、药房管制三大因素息息相关,而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土壤与这些要素相悖。 在白云虎看来,更为重要的是本土化妆品市场电子商务渠道(特别是移动端)的异军突起,将使得传统单品牌店将无法在高经营成本下生存。
吴志刚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表示:目前国际国内单品牌化妆品店总结起来的成功关键要素有几个:一是极具体验与吸引力的店铺品牌形象;二是以购物中心为主的选址与门店拓展模式;三是提供完整的高性价比商品;四是拥有相应的连锁系统管理能力。上述要素中,除连锁系统管理能力外,其他几个要素本土品牌都是可以获得的。
事实上,国内企业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发轫于专营店渠道的伽蓝集团曾于2012年发布《选择未来:中国化妆品店渠道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化妆品单品牌店要在中国进行落地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需要选择在店铺高度集中的城市商圈;品牌专卖店需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时刻了解、把握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需具备确保价格稳定的能力以及连锁管理的能力,来扩大店铺规模、降低经营成本。
时至今日,关于中国是否具有化妆品单品牌店生存土壤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对于中国化妆品市场虎视眈眈的国内外企业早已按捺不住,开始抢滩登陆。
2单品牌店何以奔跑?
单品牌店在中国市场是带刺玫瑰般的存在,却仍吸引着众多品牌纷纷投身其中。目前市场存在的单品牌店包括:悦诗风吟、伊蒂之屋、谜尚、The Face Shop、佰草集、植物医生、林清轩、婷美小屋、欧舒丹、双妹、蜜思肤等。但由于单品牌店对于企业直控终端的能力、吸引顾客消费的品牌力等诸多因素有着极高要求,最终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并良性发展的品牌专卖店并不多见。
有业内人士对《化妆品报》记者直言化妆品单品牌店的难度较高:"这相当于要求企业将化妆品产业链上品牌、流通、终端原本属于三个不同群体经营的领域进行整合,专注于一个领域的企业在这方面更难获得成功。而小规模的单品牌店还将面临成本分摊方面的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考虑管控难度更大的加盟模式。"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品牌特色、价格优势、产品研发更新是本土企业掘金这一领域的三大难题,"从短期来看,品牌特色要解决消费者为何愿意进店的问题,所以单品牌店必须有品牌力或品牌特色;而价格优势则是指单品牌店的产品价格不可太高,以对抗悦诗风吟等单品牌店和整个电商渠道;而最难的则是产品,目前悦诗风吟、伊蒂之屋等品牌门店都拥有数百乃至上千个单品,并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保证产品能够以最快周期进行更新,这是本土企业当下最大的短板。"
不难预测的是,随着百货、KA、专营店、电商渠道竞争的白热化,2015年将有更多化妆品品牌尝试单品牌店,尽管这条路并不好走。正如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在首届中国好产品大会上的发言:"未来十年,化妆品单品牌店在中国市场上将会有大发展,如同今天的服装品牌专卖店一样随处可见,一条街上就可能有多家单品牌店竞争。"
已阅读完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