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19
  • 阅读量:1171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CBO记者 何辰

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态度。当今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因为它不仅关乎产品价值,更关注企业基业长青。在今日,中国化妆品工商首脑会议暨2015化妆品报年会以“工匠精神与产品价值”为主题,向中国化妆品产业发出以匠心打造产品的呼吁。

 


热闹纷扰的2015年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零售寒冬、互联网+、消费升级等年度热门议题的背后,折射出或多或少的不适、彷徨和忧虑。一年一度东湖畔,中国化妆品工商首脑会议暨2015化妆品报年会以“工匠精神与产品价值”为主题,多维度探讨行业全产业链现状,发起应对浮躁慌乱的“冷思考”,强调长期被忽略的、应当被重视的“坚守”与“缺失”。



本届化妆品报年会分别从行业协会、品牌经典案例、教授解析、纪录片等不同视角解读探讨何为“匠心”,并由此延伸出如何在全新时代留住消费者、增强竞争力,如何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重新思考和定义自身角色等问题。


动荡消费形势下的“冷思考”:坚守工匠精神


“2014年,我们已明显感觉到,中国化妆品产业即将迎头撞上新一轮的周期性变革,新的风口也将随之出现。” 化妆品报社长·总编辑杜宏俊表示,风口在哪里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要使自己的品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用工匠精神打造极致产品”将是永恒追求。


杜宏俊以“瑞士钟表”和爱马仕等奢侈品品牌举例,印证工匠精神在“乱世”之中的强大竞争力,并强调,当下的中国化妆品企业,不缺资金、勇气、智慧,却因为缺乏“敬畏之心”和“匠心”,可能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中轮回。

杜宏俊认为,“匠人”们具有耐心、专注和坚持的精神特质,而这些特质的培养,更多依赖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些,都是现代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载的”。

心存敬畏,常怀匠心,方可造物,方可兴存。纵观国内化妆品企业,已有一部分代表意识到“匠心”的重要和必须,如美素品牌对“五感六觉”的执着,如百雀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细致的互动与情感共鸣,如雅丽洁品牌从“发现商机、打造基地、选好芦荟、选好产品、重磅营销、剑指第一”六大方面对“一个销售超过8000万支的牛逼芦荟胶”的打造。
 
本届年会还传出重磅新闻。杜宏俊透露,2016年9月28日,化妆品报社将在武汉举办“世界化妆品大会”,邀集全球各个国家化妆品工商企业首脑、科学家、市场研究机构参会,打造中国化妆品产业新时代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和里程碑。

坚守工匠精神:他们认为要做这些努力


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胡钦海以百雀羚品牌与消费者多个经典互动案例阐释一个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匠心”,于工业时代重拾关于“人”的温度,呼唤行业回归到“关注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世代”,认为工匠精神的实质可概括如下:如实,重品质;慎诺,莫妄言;深耕,求极致;究竟,得本心。

而雅丽洁国际集团总经理吕宏喜,以质朴语言娓娓道出其打造一款芦荟胶产品的“匠心”,从市场调研发掘商机、源头上严守芦荟原料品质,到严格的工艺标准和产品上市前的反复检测,再到亿级代言和重磅营销,雅丽洁“一定要做中国芦荟品类的整合者”,“以工匠之心打磨真正的好产品”。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晓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晓则呼吁“认清中国精品市场的现状”,认为发展中国精品品牌是中国企业生存的方式之一,也是坚守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他认为,精品具有六大特征,绝对优秀的品质、高昂的价格、稀缺性和独特性、高级美感和多极情感、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传奇的品牌故事、非功能性,这些也正是当下大多数国产化妆品企业或忽略或缺失的。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理事长  陈少军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  理事长  郑舞虹

工匠精神的延伸:困惑与解决之道


本次会议不仅探讨了何为工匠精神、如何坚守工匠精神,也探讨了“寒冬”时代背景之下,业内存在的困惑与解决之道。



蔻诗曼嘉化妆品(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朴善基认为,了解消费者、抓准市场趋势、注重企业研发和产品品质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展华认为,面膜成为焦点是消费升级的体现,而面膜的热销及巨大市场前景是机遇也是挑战,消费者越发重视产品品质的当下,“怎样做一片中国好面膜”成为发展关键。

而针对“消费升级与名品低价”、“代理商开店有没有未来”两大渠道争议点的辩论,折射出渠道的种种困惑与迷思。有人认为,新时代之下,如何“重新定位和审视自身角色”,量力、顺势而为,或是“破局突围”的关键。



作为专业会议,对行业数据的发布和经济环境的解析也不可或缺。会议期间,广州冯建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军对江苏市场彩妆竞争格局作了细致解析;尼尔森中国零售商研究部负责人唐东以数据为支撑分析2015年化妆品产业、并预测2016年市场将出现哪些“新风向”;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以宏观视角讲解当下经济环境,并表示,经济运行正步入关键阶段。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