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大牌的特别关注。为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各大外资品牌都纷纷在产品中加入了中国元素,生肖特别款就是表现之一。而品牌们的这一做法是大胆创新还是弄巧成拙?消费者们是否会为此买单呢?
CBO记者 唐雅倩
中国农历猴年即将到来,奢侈品牌、化妆品牌们都开始摩拳擦掌,纷纷推出猴年特别款来讨好中国消费者。
欧莱雅旗下的阿玛尼在2015年的年底上市了一款限量猴年高光,中国红的外壳印着磨砂的“福”字,里面的高光上则有一只凹版印刷的中国生肖猴。另一大牌雅诗兰黛也推出猴年限量粉饼和精华,金闪闪的粉盒外面是猴子图案,小棕瓶升级变成小金瓶,且搭配了红色猴子吊坠。此外,纪梵希也走了红金配路线,火红的散粉包装上印着金色小猴。
相较于视觉“冲击”较大的欧美大牌们,韩国品牌们在猴子上做的文章似乎更让人能接受些。 Innisfree与大嘴猴合作,推出Innisfree x Paul Frank特别限量版,包括护手霜、指甲油及指甲贴。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ETUDE HOUSE也应景推出了2016猴年主题眼影,共包括10个颜色,圆圆的卡通猴头颇为可爱。
生肖款能促进"符号消费",实现差异化竞争
外资品牌们不再只盯着圣诞节做营销,还试着去理解中国人的习俗与文化,纷纷在产品、营销中添加中国元素,生肖特别款也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对此,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教授冯越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专访时认为,品牌使用中国元素的目的之一在于迎合消费者的民族心理,生肖也是一个不错的由头,毕竟十几亿中国人中每个生肖的人可能有一个亿,能够促进消费者的“符号消费”。
此外,某高端百货采购经理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随着产品逐渐趋向同质化,品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品牌来说,运用中国元素也能使品牌更加富有个性,实现差异化竞争。
上述经理认为,在限量、生肖、送礼这方面,消费者有特别甚至定制的需求。“品牌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压力,你不做,别家也会做,市场份额就会被瓜分了。”在她看来,品牌这些年争相推出限量款,是一种竞争倒逼的结果。在她看来,企业在推新品时一般都会做一定的评估,而从终端销售情况看,消费者对于这些生肖特别款产品还是乐于买单的。
猴子不太好看?品牌还需读懂中国文化
大牌限量款一向人气旺盛,但对于今年的一些猴年特别款,许多消费者却直呼难看。看来利用中国元素来讨好消费者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冯越认为,这与猴子的本身形态也有关系,猴子多毛、好动,与化妆品传递的概念不甚切合,并且国人对于猴子的亲切度也不及龙、马等。他表示,品牌们在图案上的发挥未尝不可,但对于较为具体的动物形象,也需要扬长避短。
与此同时,冯越也提醒品牌们不要弄巧成拙。“由于各个奢侈品品牌已经形成其相对固定的风格,如果将中国符号简单生硬地加入其中,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除此之外,这或许与外国品牌对于中国文化的不甚理解而导致的审美偏差有关。对于一品牌的猴年款,有网友就直呼太丑:“‘福’字太难看了,好好设计一下字体,不是加个中国字就有中国风了。”一些本就具有高冷气质的品牌,加上生肖包装整个感觉确实怪怪的,让网友感慨“突兀得难以令人接受”。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中,有时会犯的错误是对中国元素出现“标签化”、“脸谱化”的使用方式。要正确的运用这些元素,企业们还需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与这些元素所代表的含义,对中国传统的人伦、社会价值观、自然价值观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将之融入产品与广告的设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