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23
  • 阅读量:1219
  • 来源|化妆品报
  • 作者|赵竞

中国化妆品产业“跟着大哥混饭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正在逼迫所有人走向自主创新和独立生存的新路径。从这个角度说,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给了中国好产品们一片前所未有的生存沃土。


中国化妆品产业“跟着大哥混饭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正在逼迫所有人走向自主创新和独立生存的新路径。从这个角度说,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给了中国好产品们一片前所未有的生存沃土。



化妆品报记者 赵竞 上海报道

我们去过巴黎,我们走过首尔,但我们终将立足中国。2016年5月16日,中国好产品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这也是继今年3月9日在广州举办“中国好产品”大会后,该会议平台首次移师上海。超过200位化妆品行业工商首脑聚首大虹桥,围绕“供给侧改革”这一年度热词,探讨美妆行业的供应链整合。此次中国好产品大会的举行,也从供应链整合层面吹响了“中国好产品”的集结号。



就在会议举办的五天前,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被解读为将“直接改变made in China的现状”。在李克强总理主持的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方面从宏观上部署了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便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总理指出,需要在制造端“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



从工匠精神到“精品制造”,对应到化妆品产业中,就是化妆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从产品质量着手,用“质”在必得的信念打造中国好产品将成为产业新常态。未来,企业做得好、消费者用得好的产品,将会让中国制造更具品质、更有内涵。

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好产品“雄起” 

2016年年初,《化妆品报》和《化妆品财经在线》联合对多省份进行了库存调查,调查显示,当下渠道代理商不乏举步维艰者,与此同时零售商的日子也不好过。本土最大的日化连锁系统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曾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推测,2015年线下实体店整体零售额的增长几乎为零。与国内消费的萎靡相反,中国消费者在海外却挥金如土。以韩国为例,LG生活健康出品的“后”以及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雪花秀”等相继击败长期蝉联销售榜首的各大欧美高端美妆品牌,首次出现在韩国各大主要免税店销售榜的前两位,在2015年分别实现52%和112%的同比涨幅。



对于国内化妆品零售的“寒冬”与“海外购热潮”的强烈对比,业内人士认为,零售寒冬的表面原因是经济下行导致的消费者需求不足,但是实质上是供需错配造成的,一边是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逐渐苏醒,开始追求有个性、有特点、有品质、有品牌、有话题的产品;而另一边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仍然有大量品牌表现得同质化、缺乏个性和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化妆品产业所面临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这种“势”不光是政府的引导,更多的是市场的引导甚至强迫。



本次中国好产品大会明确指出,中国化妆品产业“跟着大哥混饭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正在逼迫所有人走向自主创新和独立生存的新路径。

从这个角度说,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给了中国好产品们一片前所未有的生存沃土。也正因化妆品行业掀起的这场供给侧改革,将化妆品产业从上游的原料包材创新,到终端的商业模式探索,从对中产阶级消费需求的积极回应,到对细分品类发展趋势的理性分析都集合在一起,这些创新要素构成了“中国好产品”的生存沃土。



这片沃土,成为品牌对产品同质化的自觉规避,成为化妆品企业对消费升级带来的品牌诉求的积极拥抱,也是制造企业在低端市场自觉践行中国“质”造的承诺。实际上,不论何时,中国好产品们都在积极地创造并拥抱行业的“风口”也成为中国好产品“雄起”的一个重要象征。

供给侧改革“套路”多,中国好产品大会如何作答? 

 

对于以供给侧改革之名,拉开美妆供应链整合大幕的化妆品行业而言,值得探讨的话题不胜枚举。此次中国好产品大会围绕单品牌店的创新思路探索、品类细分下的化妆品发展趋势、得中产阶级者得天下、美妆品牌如何玩转移动营销等话题,对美妆供应链整合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苏州蜜思肤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郭爱民认为,与综合店相比,单品牌店是正在成长的新星。这一模式在中国本土的成功需要建立在实现门店管理精细化、产品营销多样化、人员管理标准化、会员管理品质化、投入产出高效化的探索之上。



除了零售模式的创新需要关注,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课题。CTR-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MCB-媒介与消费行为研究运营总监余峰表示,消费者选购化妆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仍是功效,且单个功效宣称越来越受重视。“单一功能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细分市场发展凸显,一个产品包括所有功能不现实,只有在单一功能上做到极致才能有更好发展。”而对于中国化妆品企业而言,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并不适用,小而精的路径更加现实。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美妆市场对于小而精的品类或产品表现出明显好感的典型群体是中产阶级,亚商资本创始人严明就认为,化妆品零售业的下一个出口在中产阶级,他明确指出,得中产者得天下。在严明看来,供给侧改革就是“为客户着想”到“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为客户着想就是满足客户数量上的需求,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思考则是通过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潜在需求,是将来进行时状态。



同样是向消费者示好,时趣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客户群总监张吉思就认为,移动时代下的营销从两方面改变消费者:只要能戳中消费者,就是好卖点;第二,现如今跟风快、风向变化更快, 10个达人、100家微商联合起来就能捧红一款新品。
 


“中国好产品”的集结号如何变得歌声嘹亮? 

从2015年3月起,“中国好产品”逐渐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又一个荣誉标杆,和所有叫好又叫座的荣誉一样,“中国好产品”在评选过程中有不少硬指标。与此同时,为了让“中国好产品”的集结号变得歌声嘹亮,中国好产品会议平台勇敢说出“我们去过巴黎,我们走过首尔,但我们终将立足中国。”

据记者了解,对于中国好产品能够做大做强而言,善于造势、广交朋友、增长见闻是化妆品行业同仁能够认识中国好产品的三个秘诀。



具体表现为,从2015年3月“中国好产品”甫一问世开始,每款获评当年度中国好产品称号的品牌或产品均有独家专属颁奖词,对产品内涵的精准表达成为品牌后续造势的强大背书,这一点,梦迪莎等品牌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意义;与此同时,任何产品的成长都离不开渠道商的力捧和支持,因此,“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渠道商们也因为中国好产品的成长,所获得的“中国好产品金玫瑰奖”被认为实至名归;对于那些已经获评或将要参评中国好产品的企业掌门人而言,走出国门增长见闻也是品牌能够快速成长的“东风”,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好产品相继举办国际峰会,巴黎、首尔相继留下了中国好产品的身影,未来,占领国际时尚地标或将成为中国好产品国际峰会的新常态。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