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14
  • 阅读量:10108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徐艺伟

    “超市玉兰油、卡尼尔、美宝莲等形象柜都和百货化妆品区差不多了,日化区域面积变大,不断有专柜进入,形象越来越好。”河南某代理商表示。
   
    “原来超市和代理商谈合作无非是条码、进场费等几项,现在跟不少品牌的合作上更讲究联营,包括人员、形象的支持等。”合肥某超市负责人透露。
     
     面积增大,品类越来越精细,嵌柜、专柜增加,形象和服务愈加完善——超市精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主打“精和专”的专卖店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潜在影响的意义更为深远

    “肯定会有影响!”面对超市的精品化趋势,几乎所有店主对此不无担心。相比偏远的郊县或校园店,对市内店来说,这种影响无疑更为明显。 
    
     超市专柜增多,形象提升,加上如今品牌属性朝着“无分界”方向渐变,超市外围专卖店直面的首要影响便是品牌、品类的交叉重叠。
     
     山西店主周艳感慨:“每到周末,超市做买赠等促销活动时,店内同样的产品就‘卖不动’了。”超市系统尤其是KA卖场拥有的价格优势以及优越的物料、活动组织能力,都让身处同一商圈的专卖店很“受伤”。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专卖店渠道来说,潜在影响的意义更为深远。超市日化区域布局的改变,对专卖店更像是一种警醒。一位河南代理商认为,“传统观念里,超市一直属于大流通范畴,和专卖店渠道并没有明显的直接竞争关系,在精细化操作之后就不能这么理解了。”竞争必然带来调整,无论是面积、经营品种还是采购和陈列,专卖店必须迎接挑战而不是被动接受影响。

    行业发展的必然    
 
       在超市客流量一定的情况下,要使产值达到最大化,必须提升客单值,即在数量和金额上下功夫。而增加嵌柜、专柜,增加精品品类,做形象,都是获取更多利润的提升手段。
    
    “超市精品化趋势,是社会服务不断升级的一种表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采访中,面对竞争持乐观态度的店主占大多数。在超市精品化趋势下,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对专卖店来说积极层面仍占主导,对消费者更是福音。
      
    也有店主寄望于厂家细分渠道,如在产品规格、包装、价格上予以区分,或代理商给予更多支持等,事实上这些方面的希冀并不实际。正如某代理商分析:“对厂家来说,左兜和右兜揣的同样是钱,考虑的只是渠道比例,而不会关爱专卖店多一些。”
      
     显然,主动迎合改变才是应有的态度。
    
     郑州新颜美妆公司以操作专卖店渠道为主,在其2011年计划中,“强化商超及其外围网点的经营布局”成为重点。“布局转向复合化,而不单纯是专卖店渠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最大化实现超市及其周边专卖店网点的覆盖。”而福州跳蚤屋的做法是,把“等客上门”变为“主动出击”,引客进店的做法受到同行推崇。

     放大差异化优势

    “船大行得稳,船小好调头”面对精品化超市与专卖店的竞争,郑州新颜美妆公司总经理庄岩轻松调侃。面对不远处超市内相同的品牌,相同甚至更为优异的形象和价格,专卖店不妨充分发挥“船小”的优势,及时调头。
     
     如何调整?行业人士见仁见智,而重点只有一个:放大渠道本身的差异化优势。
    
     以品种结构为例。超市的传统强项在于洗化,护肤以中低端为主,彩妆以美宝莲等几个名牌为主,发用品则侧重洗涤。专卖店通过微调,便可在品类上将差异化放大,如设立不同消费群层次,多引进彩妆、香水等,明确经营“护肤、彩妆、香水”的丝芙兰就是很好的例子。
    
     专卖店的差异化优势同样表现在售后服务、陈列、会员管理等方面。一位店主表示,“超市的精品化更多的表现在品类和产品上,软性的东西比较少”。如同田忌赛马,调整心态,不断放大专卖店自身优势是最好的应对举措。
    
     在调整过程中,不少店主不但未受负面影响反而尝到了甜头,充分感受到了“竞争带来进步”。
    
     河南新安店主宋金旗告诉记者,在竞争压力下,为了丰富品类,2010年店内砍掉了三四个面积较大的专柜。同时,大力引进玉兰油、妮维雅、曼秀雷敦、资生堂等品牌的流通系列,以及年轻群体追捧的时尚单品等小品类,直接“抢”超市生意。加上门店装修等因素影响,相比2009年销售额增长了30%左右。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