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04
  • 阅读量:1937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刘珽玉

作为化妆品中的一种老牌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可以保护化妆品不滋生微生物和病菌,但同时它对皮肤有一些副作用。为了避免致敏,国内不少企业已选择了更安全的替代物。



 
CBO 网讯(见习记者 刘珽玉)近日,欧盟在化妆品法规中修改了对于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使用限制。这也引起了业界对于这一成分的重新审视。

在(EU)2016/1198号委员会法规中,欧盟修订了化妆品法规(EC)No 1223/2009的附件V,禁止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也有称MIT)用于驻留型化妆品,仅允许其用于冲洗型化妆品,且最大使用浓度为0.01%。并且规定从2017年2月17日开始,只有符合该法规的化妆品方允许在欧盟市场投放和销售。

甲基异噻唑啉酮是一种高效杀菌剂,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霉菌的生长,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等领域,身体乳液,彩妆和除臭剂都会使用到这种物质。


通俗来说,就是女性每天往脸上涂的化妆品里通常都会加这个化学成分。每位女性的脸需要各种养分来滋养,微生物也需要各种养分来滋养,而化妆品作为一种营养富集的产品,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如果不通过有效手段去抑制的话,那么涂到脸上的化妆品就会沾满各种病菌。

但是,欧盟委员会的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早在2013年明确指出,防腐剂异噻唑啉酮具有致敏性,不宜用于驻留类化妆品。
 
我国法规的监管情况如何呢?记者查询《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了解到,国内规定甲基异噻唑啉酮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浓度为0.01%,仅限作为防腐剂使用。

对比可见,目前国内化妆品法规对防腐剂的使用相对较为松散,欧盟法规禁用的甲基异噻唑啉酮在国内的法规内只是限用而已。那么甲基异噻唑啉酮目前在我国化妆品工业生产中使用情况如何呢?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上海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获悉,甲基异噻唑啉酮是化妆品中传统的防腐剂,有抑制细菌滋生的功效,但是它也会引起皮肤炎症,导致皮肤发痒发红,确实具有一定的致敏性。“作为一种老式的防腐剂,我们公司已经淘汰了甲基异噻唑啉酮,他们现在采用的是纯天然化学合成的防腐剂,副作用很小。”

他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外的厂商对防腐剂的使用都比较规范,在我国,一些厂家干脆使用生物技术代替甲基异噻唑啉酮的功效,以保证产品的低致敏率。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