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上海家化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件事。这一次,他将目光放在了因生活工作压力而受到抑郁困扰的大学生群体。
CBO网讯(记者 唐雅倩)11月8日,上海家化2016“心晴•至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爱计划的首场活动在复旦大学正式启动。美妆课堂与名师论坛为近300位复旦学生带来了一场心理“盛宴”。而且,上海家化还将针对入学、就业、恋爱等相关主题设置专题讲座,走进云南、陕西等高校,继续为大学生心理问题解惑。
美妆课堂增强信心,网络直播现场分享
健康的肌肤、靓丽的妆容不仅愉悦他人,更能增强信心。因此,在活动开始之前,从事“美”的事业的上海家化为复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美妆课堂,来自佰草集和高夫的专业培训师现场讲解护肤和美妆的知识,吸引同学们驻足体验。
作为复旦校友,上海家化董事长兼CEO谢文坚在论坛上笑称自己是个“80后”大学生(复旦80级化学系毕业),与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们很多的压力都来自于比较,学业、工作、收入的比较都是压力的开始,但要记住,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特殊的,都是与众不同的。记住这一点,你永远是一个开心快乐的人。”他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压力大的时候,经常靠跑步来减压:“每一次我在健身房跑步,跑完几公里后可以从头湿到脚,跑步可以通过出汗加速血液循环,把这些不好的物质代谢排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跑步可以降低人的压力。”
同时,上海家化也将直播等元素与时俱进地加入了这场活动,优酷、“一直播”网红、校内红人全程直播,与数万网友互动,累积观看人数近三百万。
呼吁大学生注意心理健康,三位名师与学生共话“抑郁”
这场公益活动的重头戏则是三位名师——复旦大学的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晓茹、中文系比较文学副教授梁永安以及哲学系讲师陈果,共同进行了一场题为“抑•或是你”的跨学科对话论坛。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李晓茹从专业角度出发,指出抑郁症是一个医学问题:“心情抑郁只是抑郁的表现形式,抑郁是一种情绪,但是抑郁不是抑郁症的全部,它只是其中的一个表情。”她指出,学习接纳而不是深陷其中,就是一种缓解抑郁的好方法,要学会与自己的抑郁和平共处,首先学会接纳。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梁永安从文学角度出发,他表示,抑郁症的成因是复杂的,“孤独”是原因之一。在众多著名文学作品中,往往能体现这种孤独,现代人孤独感愈发强烈,也很难得到释放和纾解。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有一个空间的,孤独是因为空间越来越小,精神空间也是一样的。他认为,面对抑郁,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为自己保护和肯定:“要热爱世界,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是一个特别的保障,也是释放压力的方式。”
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果从哲学角度,告诉大家要学会让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己,在独处的过程中才能愉悦安然。她认为,“我们人类每一个个体都很孤独,我们很多年轻人的孤独被忙碌遮盖了,遮盖不代表取消,只是埋得更深了。为什么老年人显得孤独,因为他们不再忙碌了。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孤独缠身了,而是孤独暴露了。
现场互动交流“抑郁”体验,上海家化的公益之路还在继续
有同学向台上嘉宾请教如何走出孤独,陈果老师建议同学们去体验亲情的重要性,“应该带领妈妈、爸爸等亲人来领略你的世界,你带着他们一路同行,你带着他们成长,他们会发现你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精彩的东西。小时候爸爸妈妈带领我们,后半生轮到我们去带爸爸妈妈了,这就是爱,就是四个字——一路同行。”
梁永安则建议同学们,要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信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人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人是可以互相温暖的,可以从火变成火焰,我们不追求这个世界的绝对平等和绝对公平,但是需要这种价值观和情感。”
而陈果老师则认为:“当你抑郁的时候,你跟你抑郁四目相对,抑郁没有杀死你,这个抑郁会变成良性的东西,让你变成一个真正的强者。”
也有同学问谢文坚:“为什么很多已经工作的学长会非常焦躁?他们这些人,或者说谢董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焦虑情绪怎么办?又是怎么面对的呢?”对此,谢文坚回答:“很多企业都会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无论进入哪个企业都会先有一个学习和磨合的过程,很多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作为一个新员工,要跟你的主管及同事多请教,心态要放开,这种心态和姿态能够帮助你很多。”
在轻松愉快的问答对话中,2016“心晴·至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爱计划首场在复旦大学圆满落幕,但上海家化的公益之路仍在继续。
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心晴·至美”公益行动覆盖高校和学生的数量更多、范围也更广,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也更丰富、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
接下来,上海家化还将走进云南、北京、陕西等高校,并针对新生入学、就业、恋爱等相关主题设置专题讲座,更加精准地为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答疑解惑,继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并呼吁更多的人关爱自己,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