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自营品牌、计划并购1-2家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作为欧莱雅和汉高的核心代工企业之一,新三板上市公司美爱斯在2017年动作频频。
CBO记者彭适江苏报道
5月25日,美爱斯汾湖财富论坛暨多爱品鉴答谢酒会在江苏汾湖举行。作为与蜂花合作二十年、与欧莱雅和汉高合作九年的OEM商,依托研发优势,美爱斯正在大力发展自营品牌,力争五年内新三板转IPO主板上市。
>>> 汉高、欧莱雅核心代工,2020年欲突破10亿、转主板上市
成立于1997年的美爱斯是汉高、欧莱雅、蜂花、上美等国内外化妆品企业的代工厂商,也是施华蔻等染发类产品在国内的独家代工企业。会上,美爱斯股份董事长孙金明介绍,美爱斯的第一笔订单是为上海蜂花生产20万支塑料瓶,再到后来为蜂花做灌装,至今已合作20年。
在2008年,因手握较为稀缺的染发品混料资质,美爱斯成为汉高与欧莱雅在国内的核心代工厂之一。同时,上美集团旗下索薇娅、红色小象、韩束等品牌在美爱斯均有代工。去年5月20日,美爱斯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化妆品行业中江苏省第二家、全国第八家在新三板挂牌的生产型企业。

△美爱斯股份研发实验室
此外,美爱斯还拥有自营业务。目前,美爱斯主推旗下两大自有品牌——专注功效护肤品的“美爱斯”品牌与专注染发品的“多爱”品牌。据介绍,目前,美爱斯品牌与多爱品牌已进驻天猫等线上渠道,在电视购物渠道也与好易购、乐思购、星空购物、买乐等合作。

△美爱斯股份董事长孙金明
孙金明表示,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以及爱美女性对染发需求的增长,染发品市场需求量前景可观,而染发品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化妆品,其准入门槛高,对研发、生产、质量、工艺等要求较高。在这一背景下,拥有科研实力背景的染发用品品牌——多爱应运而生。
“多爱品牌定位于中国专业健康染发中高端领导品牌,我们计划从行业优秀品牌做到知名品牌,最后成为行业领导品牌,力争中国本土染发行业的第一品牌。”孙金明表示,2017年,多爱正在不断推陈出新,将陆续推出染发类、造型类、修护类等一系列新品。
美爱斯品牌则定位于专注于功效型的中高端护肤产品。孙金明表示,目前,护肤品市场容量大,品牌多如繁星、竞争白热化,在这一背景下,唯有细分品类、重注功效才是“破局之道”。“美爱斯品牌融汇中日韩三国科技精华,研发推出VC乙基醚为核心成分的生物美白系列,并将聚焦美白,持续创新。”孙金明强调。
“美爱斯股份的目标是到2020年销售达10亿元;同时,公司计划用五年时间,力争新三板转IPO主板上市。”孙金明表示。
>>> 染发品满足专营店“第四增长极”,“双赢双制”资本模式与经销商“共享财富”
目前,多爱与美爱斯两大品牌正在大力拓展线下渠道。去年8月,美爱斯股份上海分公司成立,全面负责公司自营品牌的运营。同时,自挂牌新三板以来,美爱斯也将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作自营品牌的运作与发展。
“专营店需要第四增长极。”美爱斯股份上海分公司执行总监郑宇航表示,多爱品牌染发品消费频次高且黏性强,正是符合这种需求。郑宇航介绍,首先,染发类产品的受众不限男女,能够有效地帮助专营店扩大消费群体;其次,护肤品有淡旺季之分,产品使用周期也相对较长,染发产品则恰恰相反,每月必须坚持使用;最后是体验性,染发品作为显性产品具备很好的使用效果,锁客效果好。

△美爱斯股份上海分公司执行总监郑宇航
“同时,染发品可为CS渠道纯增利润。”郑宇航表示,健康居家染发品类能够通过提供中老年消费者刚性需求的产品以及精致周到的服务,有效地将实体店已经流失的消费群体整合回来,让CS渠道获得可持续发展,填补专营品项空白,纯增量地提供利润。
据介绍,美爱斯与多爱品牌会为合作渠道商提供全景体验与政策支持。全景体验支持包括认知体验、购买体验、使用体验、情感体验,帮助终端店拉客、拖客、锁客;政策支持包括体验装、费用补贴、动销、形象物料、长效激励、终端贴花等。

△美爱斯股份总经理刘晓涛
除了常规的厂家支持,美爱斯还以其上市公司的优势独创了“‘双赢双制’资本模式”。据美爱斯股份总经理刘晓涛介绍,“双制”指品牌代理制和股份合作制,“双赢”则是美爱斯与合作伙伴共赢,品牌产品销售盈利和股权盈利“双盈”。刘晓涛分析,“双赢双制”是多爱与美爱斯品牌一次性订货打款达标,将在享有政策的基础上,额外获得美爱斯股票,成为紧密合作伙伴,享受美爱斯股权红利;“双赢双制”的另一套方案则是多爱加美爱斯品牌三年内累计回款达标后,美爱斯股份可以现金+股权方式溢价并购经销商51%股权共享资本市场千万红利。
△美爱斯与上海华蜂渠道授权签约仪式
会上,美爱斯与客户代表进行了签约,同时进行了华南分公司成立签约仪式。此外,多爱品牌还将大力拓展KA商超渠道,与华银旗下销售公司上海华蜂进行了渠道授权签约仪式,将携手拓展多爱品牌染发品的KA商超渠道销售。据悉,美爱斯和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加工合作20年,华银旗下蜂花品牌拥有30多年的历史。
不仅要发力发展自营品牌,2017年,美爱斯还计划并购1-2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据介绍,并购企业将是化妆品或其他快消品行业的轻资产企业,如拥有营销团队、销售网络的轻资产企业、机构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