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较为平淡的西部市场,终于迎来消费“新时代”;线上线下消费均增长,但线上消费依旧暂领“风骚”。尼尔森最新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透露哪些讯息?
CBO 网讯(见习记者 陈媚)
尼尔森近期发布的“中国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中国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上升两个点达到两年来的峰值110,实现开门红。这一数字表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持续高涨。
>>> “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两年内最高值,70个快消品品类线下渠道增长
尼尔森研究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上升得益于消费者信心指数构成的三要素,即就业前景、个人财政以及消费意愿在今年第一季度均有提升。数据显示,个人经济状况从62跃升至66,就业预期从64升至66,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空前高涨,从53升至55,达到从2014年起的最高值。
由于线上线下双引擎的拉动,快消品行业整体增幅在一季度创“新高”,这也刺激了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上扬。数据显示,34个品类快消品线上销售额增幅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8%跃升至31%,线下由2%上升至4%。与此同时,线下各渠道一季度增幅均有上升,满足便利需求和即时消费的小型渠道重要性提高;在线下的便利店渠道方面,70个快消品品类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较上季度增幅达14.3%,小超市增幅达4.8%。
>>> 西部信心”领涨”,东部连续三季度维持稳定
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第一季度历经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最大涨幅,从101跃至106;南部和北部地区都上涨两个点,分别达到113和102;东部地区则稳定在120,仍然占据四个区域消费者信息指数的榜首。
同时,一季度西部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各项指标均上扬。其中,消费意愿加速增长,从2016年第四季度的41跃升至49,个人经济状况从55升至60,就业预期上升一个点至68。
另一方面,西部在基础品类上增加支出,但升级品类提升明显;其中,家用产品支出一季度上升7%,个人数码产品支出上升4%。东部在精神享受型消费上进一步增加,休闲度假娱乐支出增长8%。
>>> 快消品年度销售额增速达8%,线下仍是主渠道、线上增速高
尼尔森研究发现,快消品整体年度销售额增长速度达到8%,线下渠道仍旧是主要售卖阵地。数据显示,线下渠道销售额占比达74%,增长率达2%;相比之下,线上渠道快消品年度销售额占比虽然只有26%,但增速惊人高达29%。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网购快消品。其中,92%的受访者表示,将增加或保持不变网购频次,93%的消费者将增加或保持不变网购单次金额。尼尔森还发现,无论线上线下,品牌类产品是购物计划中最重要的事项;63%的线上购物者购买的是品牌商品,78%的线下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
尼尔森方面表示,品牌资源、消费者资源及物流资源是融合线上线下发展的三个重要维度;无论线上线下,品牌类产品是购物计划中最重要的事项。数据显示,63%的线上购物者购买的是品牌产品,78%的线下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针对这一点,尼尔森方面指出,零售商应该通过大数据来整合线上线下消费者信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提升忠诚度,并且通过软硬件投资整合提升物流效率,为线上线下商业赋能。
西部一位化妆品品牌代理商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透露,就其所代理的品牌而言,虽然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在其看来,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厂家活动力度加大,比如赠送与打折活动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护肤、化妆意识有所提升。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其所运营的品牌与去年同期相比,线上业绩增加了30%左右。他表示,目前,虽然线下体验加大,在价格方面也越来越具竞争力,但线上互动营销依然具有强大吸引力。例如,其代理的品牌,线上互动营销活动基本一个月会有几次小型促销,大促则基本是2-3月一次;在促销期间,活动引流效果明显,线上销量几乎都会高于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