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5-08
  • 阅读量:1485
  • 来源|
  • 作者|

任何趋势都是以消费需求为模板的。

 


唯美工匠记者 赵竞  上海报道

近年来,“绿色天然”“安全环保”等成为贴在化妆品原料市场身上的超大号标签,不论是任何一家原料商的产品,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归属。这被业内视作中国化妆品品牌的“东风西渐”:正是由于中国品牌对植物萃取类、海洋提取类、东方草本类等概念的青睐,“绿色天然”成为化妆品原料市场的整体趋势。

然而,在made in China转向made for China的大背景下,单纯强调“绿色天然”已经让品牌在原料选择层面有些“审美疲劳”。大千高新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教授对此总结认为,用概念打动中国品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技术干货”的同场竞技悄然登场。

经典原料“路遥知马力” 


在格外强调创新的化妆品原料市场上,维生素C、水杨酸、视黄醇、烟酰胺等经典成分打造的“经典产品”不胜枚举。时至今日,烟酰胺仍然是宝洁集团旗下美白产品的首选成分,美国倩碧直到2018年仍在用大篇幅的广告介绍其“含有活的维C”的美白精华。

在承认化妆品原料创新需求的同时,经典原料因“路遥知马力”,在当下的化妆品原料贸易中上演了一出“复兴之路”。

上海赛福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新蕾告诉记者,经过长期功能性验证的原料成分通常被认为是化妆品研发的“经典成分”,这些以维生素C、水杨酸、EGF、透明质酸等为代表的经典成分,以卓越的“功效稳定性”受到市场青睐,出货量稳中有增。

奇华顿日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活性成分事业部大中华区客户经理张颖就透露了作为跨国原料贸易巨头的奇华顿,在化妆品用原料的选择上一直坚持的首要原则是“必须有被广泛承认的权威文献记载”,因此奇华顿的创新往往是从“经典原料”开始的。以其最近推出的“97%红没药醇”产品为例,它就是基于经典抗炎成分红没药醇的定向分子结构研究后,在制取及生物技术合成方面进行了创新。

记者注意到,当前经典原料使用需求的新一轮增加,其背景是品牌对于产品品质稳定性的诉求明显上升。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经典原料成分有着长达数十年的市场验证,它们制成的化妆品功效既明显又稳定。

从这个角度说,主打某一类具有广泛认知度的“经典成分牌”的品牌,其方向仍然是正确的。比如透明质酸补水面膜,维生素C美白精华,库拉索芦荟凝胶等产品,现在在化妆品专营店里并不少见。

但需要注意的是,经典原料的创新尤其考验科研实力,透明质酸的生物制取、维生素C的抗氧化、库拉索芦荟的临界萃取等等,这些难题不解决好,经典原料就难成就经典产品。

“痛点”“爽点”缺一不可


记者走访化妆品零售市场发现,瞄准消费者“痛点”的产品往往能够快速流行。这其中的代表案例非气垫BB霜和素颜霜莫属,前者瞄准了“随时随地补妆”的使用痛点,后者解决了“一瓶多效”的功能痛点。

在化妆品原料市场上,今年和“痛点”一起出现的高频词汇还有“爽点”,痛点要解决问题,爽点则要体验良好。Azelis(中国)个人护理和家居护理部总监张菁向记者介绍,目前化妆品品牌选择原料配方时更希望实现“即时效果+长效效果”,这被认为有利于改善皮肤效果。

张菁以一款使用了包裹技术的素颜霜为例,呈现视觉粉色的钛白粉可以即时改善消费者的肤色,而包裹VC成分并按需释放后,VC的美白功效在28天的使用周期中逐渐显现。

美国KOBO公司首席科学家丁力博士告诉记者,“立即祛皱”已经成为美国抗衰市场的新流行,通过“微球体复合物”让皱纹“视觉柔焦”,与此同时,添加多肽类成分达到对皱纹的长期改善。

不论是Azelis(中国)还是美国KOBO,作为化妆品科技的前沿企业,它们显然已经注意到化妆品市场对于“痛点”和“爽点”的需求正在平分秋色。在未来两年内,美白面霜的味道将变得更清爽,抗老眼霜将变得更快吸收,泡沫型洗面奶不再使用皂基……所有这一切的实现,也是因为2018年的化妆品原料市场开始有意识地让消费者感觉到“爽”。

多效合一撕下了“花哨”的标签


以往谈论化妆品功效时,多效合一往往被认为是“概念炒作”,眼下,基于天然成分提取技术和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多效合一不再是“花哨的概念”。日本科特诺宝株式会社市场开发部系长龙建盛告诉记者,植物提取物通过复配,配方的整体协调性和稳定性比什么都重要。

即使是在化学合成领域,多效合一也正在唯“稳”。

大千高新董事长张磊教授表示,在“脂质体穿透技术”没有颠覆性的创新前,品牌配方师大可不必执着于“花哨的配方”,通过包裹技术等同样可以实现稳定的多效合一。据介绍,目前大千高新推出的多重包裹乳液,实现了水包油包水+水包油,能形成三层至五层的保湿层,这一乳液体系目前是“全球唯一”。

记者注意到,目前化妆品原料市场谈到多效合一时,首先考虑的是它们“合”在一起的稳定性,而不是多少种功效或成分的聚合。因此,让你的产品更稳定的多效合一,它才能在消费市场上站“稳”脚跟。

“一体化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随着产品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化妆品原料市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正在越来越多地摆在品牌方面前。

记者走访化妆品OEM工厂时,车间管理体系被列为产品质量体系范畴之下。德国舒美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亚太区经理石春霄对此解释到,当下高质量的化妆品防腐消杀早已跳出在内容物中使用防腐剂这么简单的门槛,生产厂房的GMP车间环境卫生监测至关重要。“这是生产控制链的必然选择。”

化妆品防腐要连同生产车间一体化解决,无独有偶,提高化妆品的安全性,也需要在配方之外的包材上做点文章。德之馨运用胶囊和针剂两款新鲜瓶技术,推出的“有颜在鲜”系列,就是将日常使用的大容量化妆品转变为单次使用的小剂型,有效保持高浓度活性成分的活性。

奇华顿公司对于化妆品配方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从提法变为了现实。记者从该公司推出的专利产品ResistHyal中发现,奇华顿从“激活和维护皮肤微生物群”切入,制定配方体系,与此同时,利用奇华顿香精香料的研发优势,选用更适合多效面霜的莲花香型,在包材上则选择国内几乎不曾出现的隔氧包装。

这种针对多效合一产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奇华顿等跨国原料巨头处受到青睐,料将很快席卷个人护理品原料市场。本土制造企业或品牌商,有必要将“一体化解决方案”作为一种产品思维,引入到未来的市场研判中去。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