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8-07
  • 阅读量:1480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

随着彩妆消费的崛起,当女性开始各种折腾睫毛的时候,“睫毛护理”或将带来新的消费需求。近期,在微博、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不少美妆博主纷纷开始分享睫毛护理心得。财妹不禁猜想,如果品牌商能够抓住睫毛护理这一初见端倪的消费热点,对消费者加以引导,睫毛护理是否能带来新的消费热潮也未可知。

CBO见习记者 张雪梅


浓密卷翘的长睫毛是全世界女人的心头爱,偶尔也会成为男人的加分项。

连续三年当选全球最美100张面孔的石原里美,扇子般的睫毛配上明亮的眼睛,连财妹也忍不住为她心动。

有“睫毛精”之称的霍建华,可以积雪的长睫毛也让众多迷妹直呼太撩人。


当“睫毛弯弯”成为越来越多爱美女性的追求之时,睫毛护理领域也开始受到关注。

睫毛彩妆产品大受欢迎,护理却存在认知盲区

据英敏特数据显示,六分之一的美国女性化妆用户表示她们使用睫毛膏,其中在18岁—24岁的女性当中这一比例高达75%。与此同时,25岁—34岁的英国女性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使用化妆品来引起别人对她们脸部某些特别部位的注意,比如眼睛。

在中国,嫁接睫毛尤其受到关注,有23%的中国女性在化妆时选择使用嫁接睫毛。嫁接睫毛即用胶水将人造睫毛粘在原生睫毛上,使睫毛看起来又浓又密。但是嫁接睫毛使用的睫毛胶类型,假睫毛的尺寸和长度都可能在佩戴过程中对原生睫毛造成伤害。因此,专家建议,每隔四个月一定要休息一段时间,以便原生睫毛的恢复。英敏特研究表明,使用嫁接睫毛的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在不使用假睫毛时使用眼线和睫毛膏。

去年11月,小S在微博上晒出错误使用睫毛增长液后结膜充血的照片。一向注重保养的明星也对睫毛护理产品的使用存在认知盲区,更何况普通消费者。

由于消费者对长睫毛的追求,不少无良商家会在睫毛增长液等护理产品中添加生物激素等不明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虽然会促进睫毛生长,但随之而来的眼睛炎症也让消费者不知所措。更严重的是长期使用激素,会让毛囊失去更新能力,停止使用后会导致睫毛脱落。

2006年底,美国眼力健公司生产了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处方药Lumigan(卢美根),其中一种成分“比马前列胺”,被人无意发现可以让睫毛生长。此后,不少化妆品公司用“比马前列胺”生产睫毛增长液。但眼力健公司随后声明称,Lumigan(卢美根)眼药会有其他副作用,让眼睛发红、发痒等,且眼药造成的睫毛生长并不持久。大热了一年后,英美医药管理部门提出警告:使用比马前列胺过量会造成视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至今为止,睫毛护理市场更多仍局限在“睫毛增长”需求上,且缺乏良好的管制。一方面,消费者对睫毛护理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但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无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有副作用的睫毛护理产品。

睫毛护理仍是蓝海市场,需要消费培育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睫毛膏还是嫁接睫毛都会对睫毛造成负担。有美妆博主认为,就像人们需要卸妆后护理皮肤一样,在给睫毛卸妆后,也需要对睫毛进行护理。

随着睫毛护理被消费者愈加重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或将呼之欲出。对此,有声音表示,如果品牌商此时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开发出高品质的睫毛护理产品,或能引导出美妆市场的新需求。

对于长期使用睫毛膏的消费人群来说,品牌可以生产具有修复功能的多效睫毛膏,在化妆的同时对睫毛进行护理。对于长期使用嫁接睫毛的消费人群来说,品牌可以直接提供针对假睫毛所造成的伤害而开发的产品,如睫毛增长液、眼霜等,提供睫毛所需的营养,在嫁接睫毛的休息期促进睫毛的健康生长。同时,用睫毛生长液加强保养,会加固原生睫毛,并且延长嫁接睫毛的寿命。

前上海家化首席研发总监李慧良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睫毛膏虽然是小类产品,但在市场上也是经久不衰的,睫毛护理是有市场的,只是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因为睫毛护理属于精细化护理的范畴,需要消费者慢慢接受。另外,生产多效睫毛膏的想法是可行的,只是需要逐步实践,并加上一些理论的支撑。”

此外,李慧良强调:“睫毛护理产品不仅要给消费者良好的使用感,更要通过内在的故事性吸引消费者,和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品牌商应该通过一些方式让消费者认识到睫毛对女性外形的重要性,从而让消费者意识到睫毛护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睫毛护理的市场。”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