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19
  • 阅读量:1615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吴思馨

进口品这尾“鲶鱼”对美妆行业的搅局作用会越来越凸显。

 
 
CBO 资深记者 吴思馨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国家加快开放下,对化妆品行业影响重大的关键年份。



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管理试点一年后,如今已经扩大到10个自贸区。不仅如此,针对进口美妆的连续减税,对市场秩序的大力监管,都让进口化妆品加速入华。

可以预见的是,开放政策让进口品在国内化妆品市场大行其道的同时,也给本土化妆品带来更大的挑战。

加速,产品审批从3个月到5天


根据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凡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口岸进口,且境内责任人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首次进口“非特”化妆品,由现行审批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实施备案管理后,相关部门可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较以往的审批周期大大压缩。

审批改备案,境外公司在境内的责任人按程序要求将相关材料报送备案后,监管部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然后马上可以在境内销售。资料要求及技术要求未变,资料审查内容也未变,将审批管理的资料审查改变为备案后资料监督检查,即在备案后3个月内进行。

这对美妆大牌来说极度利好,如果新品能在中国同步上市甚至首发,无疑为挖掘中国市场提供助力。

同时,为了保证备案质量和加强产品上市后监管,“非特备案”将一位专家审查制改为系统随机指派5位分别网审及上海局的审核,确保了产品备案质量。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试点中,还制订了《备案分类监管办法》、《备案风险监管办法》和《备案诚信档案管理办法》。

据了解,“非特备案”实施一年多来,已经有2016件非特化妆品完在浦东成备案审查。

扩大,从浦东到10个自贸试验区


在今年3月,也就是“非特备案”一年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广和复制上海市浦东新区试点经验。

于是,“非特备案”在今年推广到天津、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10个自贸试验区口岸。

据了解,目前这10个自贸区已经分别开始落地“非特备案”。其中广东已经在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设立受理点,陕西自贸区于近期开始试点,浙江自贸区在8月与阿里巴巴签约了缩短化妆品进口备案周期的合作项目,厦门也开始培训企业如何进行非特化妆品备案。

其中,由于浙江舟山毗邻上海和杭州,巨大的地缘优势吸引不少化妆品企业落户。

JAYJUN渠道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看到政策说要开放舟山自贸区“非特备案”,品牌的供应链结构在上海自贸区公司基础上,还在为注册舟山自贸区公司做准备,为的就是加快新品进入国内的速度。

其他利好,降税、严打黑代购…

除了进口速度变快之外,今年进口品又一次降税,监管机构对“黑代购”的打击等等动作,都在为进口品保驾护航。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其中,洗涤用品和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8.4%降至2.9%。

关税成本和入关时间成本的下降,正吸引更多进口品登录中国。今年5月的大虹桥美博会上,不仅一贯火爆的韩国美妆企业出现井喷,澳洲馆更是涌现了67个优质进口品牌。与此同时,入华成本走低也给从前在国内无宣传、无渠道支持的“小而美”进口品留出更多可操作空间。

进口产品准入速度加快但门槛不能降低,产品上市后的市场监管就必须更加严格。在今年4月“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江苏、广东、安徽等省份都严查进口品售假、侵权案件,查出涉嫌假冒、侵权的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科颜氏、贝玲妃等5万多件,其中有不少案件是“黑代购”为之。

开放与“去产能”

国家对进口品的鼓励态度在化妆品市场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更充分的竞争中,中国本土美妆企业尤其是功效一般、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的品牌将面临更加激烈残酷的竞争。

从《化妆品财经在线》走访各渠道发现,不仅一线美妆大牌,不少集团二线品牌与“小而美”进口品也正挤压本土品牌份额。

百货渠道中,80%以上的百货单体正在谋求高端化、进口化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CS渠道中,“做进口品”已经成为门店和代理商的必选项,在西北部分市场,进口小彩甚至已经构成对本土主流彩妆的威胁之势;电商渠道更是成为许多美妆进口品的“第二官网”,新品首发地。

不久前,城野医生日本涨价,Albion澳尔滨、FILORGA菲洛嘉以求“中外同价”,多个进口品牌在中国启动的调价风潮,无不是为了回流消费、稳固中国市场,甚至“弯腰”示好高端CS连锁,这无疑将对国产品牌形成新一轮的压力。

而本土品牌外患之下还面临内忧,品牌谋求高速发展步下高压政策,渠道承受不住压力出现窜货、乱价等体系崩盘。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外资进口品不断入场,本土品牌压力更甚。双面夹击之下,本土品牌在“鲶鱼效应”的刺激中如果不进行转型升级,未来只会更艰难。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