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数据为依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天、周等时间为单位定制护肤、彩妆产品,并通过快递送货上门;抑或是取出洗发水、沐浴露里80%的水,制作固体压缩洗护产品…这些创新的做法,你了解吗?最近,财妹发现了一些化妆品销售与使用的新模式、新场景。
CBO记者 张雪梅
财妹之前采访过一个想法很“独特”的代理商,他向财妹预测,几年之内,化妆品行业会被物流网串联起来,品牌方会直接和大型百货、购物中心等合作,通过大数据预判,以快递的形式为其提供商品,而线下门店的作用就是体验,消费者体验过后在网上下单,商品直接通过快递送到消费者家中,门店是零库存的状态。
财妹不知道这个大胆且新颖的预测日后会不会实现,但在美妆圈,销售方式和产品形态的创新却是每一天都在发生。下面这些场景,无论你之前有没有想到过,它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场景一:按“需”(天气、行程、肌肤状态等)定制一周的美妆产品
财妹把防晒衣、防晒帽塞进行李箱,打开手机,输入接下来一周的行程,手机页面上出现以防晒、保湿和晒后修复为主的护肤品小样,点击立刻下单。确认收货后,财妹踏上了撒哈拉沙漠六天五夜的行程。
根据消费者肤质定制产品,许多品牌已经有了尝试。早在1979年,雅诗兰黛就推出过现场调配的定制调色粉底液;去年,科颜氏也推出了“医学专研量肤配方”的服务,为用户检测肤质,对症下药。
近日,英国Seymourpowell 工作室推出了一项新的产品订阅服务 Identité,这项服务将根据人工智能和用户数据,将个人资讯(肤质、行程安排等)与当地的气候相结合,提供顾客所需的护肤、化妆产品。相较于单纯的把肤质作为参考依据,Identité能参考的数据显然更多。

此外,Identité还可以通过app,以“周”为单位,向顾客快递这些与肤质、行程、天气等相匹配的产品。产品采用密封小样的包装外形和可以被生物分解的包装材质,减少包装垃圾和化妆品的浪费。
通过用户网上订制,按月快递化妆品小样的模式美妆电商鼻祖Birchbox也曾尝试过,但最终因快递成本太高难以为继。
相比Birchbox的小样按月快递和一些品牌单纯的私人订制服务,Identité将两者结合到了一起,通过人工智能加以分析,再快递出顾客需要的产品。
场景二:出差、旅行携带环保轻便的“浓缩固体”洗护产品
用不惯酒店洗护用品的财妹,因为工作原因出差2个月,财妹拿出一盒浓缩固体洗发水丢进行李箱,剔除80%的水后浓缩起来的固体洗发产品,轻便又环保。就这样,哼着小曲的财妹提着20寸的小行李箱踏上行程。
如果喜欢喝酸梅汤,我们买一杯酸梅汤,不如买一杯浓缩酸梅酱,回去加水冲许多杯酸梅汤。酸梅汤的主要成分是水,而很多洗护用品的主要成分也是水,究竟能不能按这个原理生产类似酸梅酱的浓缩洗护产品呢?
荷兰设计师 Mirjam de Bruijn 抱着“取走水”的想法,创建了一个名为 Twenty 的概念品牌。其将那些因为液状浪费大量资源进行包装的产品,改良为固态出售,名字20% 的意思就是指剩下的固体部分。产品所有包装都是可以回收的材料制成的,比如硬纸板,以及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瓶。
Mirjam表示,创造 Twenty这个品牌,是希望可以提高消费者对环保的认知,将环境保护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除了这两个场景,你还了解到或创意脑洞过哪些化妆品销售、使用新场景?快来留言让财妹开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