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27
  • 阅读量:156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吴思馨

好与好的击掌,方能成就最大的璀璨。

 
CBO记者 吴思馨 上海报道

但凡一个产业能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必然有两点要素,一是出现了突破性技术,二是发展环境得到很大程度优化。在市场主导经济的今天,前者是商业行为,后者是政府行为,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化妆品产业似乎正显露出这种气象。

紧接着首届进博会,前天(11月24日),首届国际化妆品大会在上海奉贤开幕。这场由东方美谷产业促进中心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与联合举办的号称全球化妆品领域最高规格之一的盛会,邀请了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化妆品协会掌门人以及百余家世界知名化妆品企业总裁到场,横跨政、商、媒体三界。

这样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向化妆品行业释放出巨大利好政策信号的同时,也在密集的讨论中交换成果信息,不断探索化妆品产业的发展道路。长远来看,这种探索一定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全球化妆品大会也会形成每年一度的常态。而相应的,上海奉贤和东方美谷作为大会的举办地和主办方,则将成为集多重红利于一身的行业高地。



值得强调的是,东方美谷不止着眼于本土企业和中国市场,而是要打造全球化妆品行业“虫洞”。用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的话来说,这里既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世界级化妆品企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

那么站在行业媒体的角度看,这次大会究竟透露出哪些政策风向?又凝聚了哪些推动力量呢?《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对这次上海奉贤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做出以下梳理和解读。

一、上海东方美谷被“钦定”为行业高地,2025年实现千亿规模

一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红利,都需要具体落实和率先试验的承载对象。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昆林

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

对于化妆品产业来说,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奉贤东方美谷的行业“C位”——不仅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昆林、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亲自为东方美谷“代言”,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国家级行业协会也表示将整合资源,全力支持其发展。

其实东方美谷在行业中的重要性在去年就有迹可循——2017年10月开始,“美丽健康产业”被提升至国家层面,纳入上海“十三五”规划。同年,“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称号花落上海奉贤东方美谷。

但为什么是上海?为什么是奉贤东方美谷?

其一,作为时尚发源地,上海具备化妆品产业发展基因。“上海是中国时尚业的发源地,集聚了上海家化、伽蓝等本土化妆品企业,也是欧莱雅等国际化妆品集团中国总部所在地,上海将会成为化妆品重要的创新和品牌中心。”许昆林表示。

其二,过去3年中,东方美谷的确取得了不俗成绩。如今,如新集团、科丝美诗集团、伽蓝集团、上美化妆品公司、莹特丽集团、百雀羚集团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聚集于此,2017年总产业规模达到221.9亿元,在当年3190亿元的全国化妆品产值中占重要地位。

其三,进博会后三大利好即将落实。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进博会期间发表主旨演讲中指出,将增设上海自贸新片区;上证所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庄木弟认为,东方美谷将成为这三大利好的最大受益者。

在对东方美谷的未来规划中,庄木弟提出,“东方美谷”产业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500亿元、2025年达到1000亿元,上海美丽健康产业将实现千亿级产业能级,建成“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检测检验、展示体验、平台交易”功能为一体的美丽健康全产业链平台,目标是成为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美丽健康特色产业集群。

二、行业监管将迎四大变化

如果说政策利好助推行业无限趋近发展上线,那么行业监管就决定了市场发展的底线,是同等重要的一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金菊

会议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金菊解读了化妆品行业法规体系的当下现状和未来方向。

据了解,过去一年中,行业制度总体进一步规范,监管措施手段多元化发展。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已有4690余家,有效的化妆品生产许可批件18616件,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已达到150余万件,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批件60675件。

但李金菊也表示,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的总体形势未发生根本转变,且网络销售化妆品问题频发,另外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危害性大,委托生产乱象丛生,违法违规行为追溯查处难度较大。在现有的行业规模和监管力度之下,仍然面临着较大监管压力。

所以不久后的未来,化妆品行业法规将有这样四点变化——其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会尽快出台;其二,将创新化妆品监管方式,优化新原料管理方式,释放企业研发活力;其三,大方向是守住化妆品安全底线;第四,对新型业态采取审慎包容的监管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最后一点已经有所落实——11月21日,国常会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

三、承载进博会效应,本土外资要融合发展

在官方口径中,本次国际化妆品大会不仅规格高、影响大,更承载着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首届进博会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共赴“东方之约”,180多家美国企业、520多家日本企业以及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瑞士等国家的化妆品代表品牌现身上海,人人拥抱开放。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钟晓敏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化妆品行业意义深远。”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钟晓敏就进口博览会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首先,进口博览会为化妆品的供需市场搭建重要的对接平台;其次,进口博览会为化妆品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同时,进口博览会还为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可以说,首届进口博览会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必将推动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

本土化妆品企业伽蓝集团是中国化妆品“走出去”的代表之一,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表示,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势之下,伽蓝集团踏上国际化的轨道,实现了人才国际化、管理体系国际化、产品法规国际化、科技创新国际化、品牌建设国际化。伽蓝不仅是全球第一家利用中国航天技术开展护肤科研项目的企业,也在运用“表观遗传学应用”研究环境因素影响皮肤年轻态的新肌理获得重大突破,尤其在今年——伽蓝发现,空气污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加速肌肤的老化,由此揭示了城市消费者皮肤老化的元凶,还发现了一组小RNA可以解决肌肤老化问题。因为这项科研成果,伽蓝受邀参加德国IFSCC大会发布,而这也是化妆品行业学术领域的全球最高水平会议。此外,伽蓝还在会上首次宣布,成为中国第一家全面替代动物实验开发产品的化妆品企业。


资生堂中国总经理藤原宪太郎

作为中国化妆品业“引进来”的代表企业之一,资生堂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化妆品企业之一,中国总经理藤原宪太郎亲身感受到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从原先照搬日本的配方和设计到如今以中国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创新,中国市场以35%的高增长成为推动资生堂全球业务增长的引擎,“感谢中国市场的包容与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说。

四、中国化妆品进入全球竞争,关键在于技术突破和文化内涵

进博会打开中国大门降低外国好产品准入门槛,同时也意味着把本土企业放到世界舞台上直面竞争。

从数据来看,化妆品行业中的本土品牌与外资相比是有与之一战之力的。凯度年度数据报告指出,化妆品是快消界增长的领头羊,而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则各具优势,总体上国产品牌增长还略高于国际品牌。其中,国产护肤品牌销售额增长率为18%,而国际护肤品牌增长率为16%;彩妆方面,国产品牌增长率达到22%,而国际品牌为21%。


玛丽黛佳创始人崔晓红

另外从渠道创新来看,国内电商平台的发达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土化妆品企业,伽蓝、玛丽黛佳等集团和公司都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与数据服务的先行者和受益者。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与国际品牌相比,本土品牌在研发技术与品牌力塑造上仍有较大短板。“本土企业需要大胆实践和创新策略,破除技术壁垒,掌握核心竞争力;从产品创新品牌形象多方面修炼内功;差异化注重知识产权;突破地域限制,放眼全球探索适合自己的国际发展之路。”钟晓敏认为。


左四:太和生技集团创始人郭襄颖

在“竞争与合作:化妆品产业的品牌智慧”圆桌会议上,国产品牌输出本土中草药原料文化的强烈需求与监管层面不得宣传中草药添加的矛盾,成为讨论焦点之一。太和生技集团创始人郭襄颖提出,中国品牌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灵魂,传统中草药是很好的本土宣称,同时药妆也是近年来化妆品行业趋势,但这些在监管层面都是不被允许的。

企业有需求,但监管层面也有自己的难度。在后续采访中,陈少军表示,上述矛盾已经在我国化妆品行业中长期存在,如今我们允许有植物提取液的宣称。但受当下市场监管的执行力度限制,如果要避免监管的混乱局面,对于中草药和药妆宣称的禁止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点击视频,直击2018东方美谷首届全球化妆品大会现场!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