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点说,今年的化妆品市场,大多数国货过得都挺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进口品的持续火热。
贝豪集团CEO梁宏丽直截了当地指出,国货不管是跟谁在竞争,都阻挡不了消费者当前的购买意识。她预判,韩品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的进口品热点,极可能是以日本化妆品为代表的一批海外品牌,进口品热仍将持续。
面对这种情况,国货能做什么呢?
“只能在自己身上做提升。”梁宏丽一言蔽之。当然,在她看来,“提升”并不简单,需要好品质、好设计、高颜值,还要加上好模式。
国产面膜被看低源于信任缺失
对于国产面膜当前的处境,梁宏丽看得很清楚。她指出,最初消费者对国产面膜并不是很排斥,之所以印象越来越差,主要是因为有些“赚快钱”的品牌破坏了市场。
贝豪集团CEO梁宏丽
这几年,面膜市场处于快速井喷时期,吸引了不少“投机者”,其中也不乏一些市占率很高的大品牌。而由于不少大品牌以护肤起家,可以凭护肤品维持增长,所以面膜品类的功能只是用来搅和市场。具体表现是什么?就是价格战。
大品牌长期价格战,对于小品牌而言其实是灾难,尤其是专业做面膜的品牌,迫于竞争压力,只能是以降低成本来做价格对抗。而品质,自然也会受影响。
还有一些妄图牟取短期利益的品牌,更是让违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时间久了,消费者信心自然就会受到损害。
即便是进口品,如果品质不佳,同样会遭受冷遇。梁宏丽一直觉得,韩妆在消费者那里积累的信任度是极其有限的,在推新品上主要是换包装、换卖点,消费者持续购买新品,却没有发现产品对皮肤有什么好的效果,信任度自然会有所下降。如今韩妆下行,萨德影响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其真实的品质功效也难辞其咎。
所以,梁宏丽认为,国产面膜要改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陈旧印象,提振消费者信心,还是得关注品质。
要弥补个性化设计和高颜值的短板
当然,梁宏丽也不否认,不少进口品个性化的包装设计和高颜值确实优于国产品。这两点外观上的优势,对于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也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60后、70后买化妆品,可能会首先看一下价格,价格能接受再往下细看。而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一定会先看看产品包装、卖点是不是能吸引自己,如果能吸引,才会继续往下考虑。”梁宏丽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对价格并不看重,产品包装设计是否符合她们的心理暗示、与她们的个性相匹配,可能更为重要。
在她看来,国产面膜品牌要想引起年轻消费者关注,首先包装设计要有个性,仅仅模仿抄袭,一定会被市场淘汰。而要提升包装设计个性和颜值,就得在这方面多花些成本和投入。“如果外表上都不能吸引消费者,就更不用谈让消费者进一步接近产品了”。
此外,还要注重卖点的提炼。韩妆之所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席卷中国市场,除了凭借时尚度和高颜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卖点提炼得好,能够让人一眼记住。诚然,目前有些国产品牌比较注重品质,但在设计、颜值尤其是卖点提炼上还比较欠缺,梁宏丽认为,今后这方面一定要加强。
其实,不单单是面膜,每一个品类都需要在卖点提炼上下功夫,尤其是在产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卖点提炼就更要精准,这样才可能链接到精准的用户群体。
必须具备能让合作客户赚钱的盈利模式
不过,产品再好,卖点提炼得再精准,要是不能有很好的盈利模式给到合作的代理商,国产面膜对抗进口品之路依然会很艰难。
什么是好的盈利模式呢?在梁宏丽看来,其实就是用户思维。产品研发、产品设计,都需要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这是一种用户思维;产品的营销模式,也紧紧围绕消费者,同样是用户思维。
比如说打造爆品。梁宏丽分析,现在的很多消费者,其实是不看品牌的,而是偏重于产品好、形象好、颜值高、性价比不错的产品。如果一个面膜品牌能够在打造某一款产品时,站在用户立场去帮她们思考——为什么需要这款产品,同时还拥有时尚漂亮的包装、个性化的设计,以及“迷人”的价格,不愁不能把消费者从进口品那儿“拉回来”。
“市场需要这样的产品。”梁宏丽指出,消费者对进口品崇拜的心理是很难改变的,与其改变她们,不如用打造爆品的形式,先撬动她们,慢慢让她们改变对国货的认知。毕竟,只有用好产品先打动消费者后,才能增加消费者将产品带回家的机会。
一向以品牌思维经营工厂的贝豪,每次对面膜进行技术革新,便总能生成一些爆品,并带动合作客户实现不错的增长。据梁宏丽介绍,贝豪的客户相当稳定,传统渠道的客户也较多,相比去年,这些客户今年增长都较为明显,平均业绩增长率在60%,其中部分客户甚至实现了两倍的增长。不得不说,爆品模式助力颇多。
实际上,未来可能赶超韩妆的日本进口品,欠缺的也是好的模式。在产品上,他们可以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但思维模式还是趋于保守。梁宏丽认为,如果他们认真研究中国市场,推出一款真正适应中国用户的面膜产品,可能分分钟就能抢占韩国面膜品牌的市场。
当然,如果真等到那一天,国产面膜要应对起来就更难了。
因而,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危机,从品质、形象、模式等方面推动革新,是梁宏丽对国产面膜品牌的期待。“我不希望在这么好的品类上又输给国际品牌,那就太可惜了。”她言辞恳切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