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概念在美妆行业出现的较早,但其最初不过是和定制概念打了个“擦边球”,作用往往不过是为品牌宣传增加一个“噱头”。如今,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细分,数字化、3D打印、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发展,美妆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始落地,众多品牌也纷纷加码。
作为日本的日化巨头之一,花王集团(Kao Corporation)旗下坐拥珂润、芙丽芳丝、嘉娜宝和KATE等知名美妆品牌。近日,花王公开对外表示,将于2019年推出基于基因信息的定制护肤品。
花王集团表示,个性化定制服务将根据核糖核酸(RNA)中携带的基因数据,检测顾客的皱纹和其它与衰老相关的情况,以及预测皮肤疾病等方面的风险,再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为顾客配制保持健康肌肤的产品。
花王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泽田道隆(Michitaka Sawada)表示:“我们希望以合理的价格推出这款产品,不会很昂贵。”与此同时,泽田道隆还强调:“完全没有必要(把产品放在)销售区展示,而且分销方式一直在演变。”这预示着,这款产品可能不会走花王过去的商超分销路线,而选择电商渠道。
事实上,花王自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化妆品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7年经营状况才有所好转。而这,和花王强化电子商务渠道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消息,2018年1—11月,日本化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44%,而中国大陆是最大的买家,占销售额的34.9%。扭亏为盈的花王集团在初尝甜头后,不排除日后会以个性化定制产品为契机,继续加码中国市场。
在化妆品领域,看好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企业当然不止花王一家。同为日本美妆巨头的资生堂集团,也正在加快布局个性化定制业务的脚步。
2017年,资生堂就收购了AI(人工智能)创业公司Giaran,意在进一步升级其个性化定制美妆的服务和体验。去年3月,资生堂又推出个性化定制护肤系统Optune的测试版,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护肤品。
据悉,Optune的应用程序通过用户拍摄的照片来分析皮肤的状况,综合考虑温度、湿度、情绪和生理周期等因素,为用户提供质地、毛孔和水分含量等数据,并通过云将数据发送到 Optune Zero。Optune Zero 通过独特的算法来分析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从超过1000种可用模式中选出最佳的精华和保湿产品的组合,并直接用机器将产品调配制作出来。
另一方面,随着3D打印技术进入化妆品领域,也为个性化私人定制提供了发展动力。
去年,爱茉莉太平洋推出了3D打印面膜,即通过扫描消费者面部,根据三维形象利用3D打印机制作面膜,该项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测定眼睛、鼻子、嘴巴、额头、面部等不同部位的大小并进行数字化,制作适合每个人脸型的“定制型面膜”。此外,3D打印口红和香奈儿推出的3D打印睫毛刷也陆续出现。
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够帮助品牌建立消费者数据库,更好地了解消费者,进而提升品牌创新能力。虽然定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远高于批量生产,但伴随花王集团等大型日化公司的入局,相信这一服务应用于大众美妆消费品市场的趋势将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