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11
  • 阅读量:2183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张慧媛

宣传“药妆品”概念是违法?添加或者宣称人寡肽-1或EGF的产品也违法?防腐剂可以不再标注在产品包装上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以下简称“进口非特备案”)又有哪些详细新解?

CBO记者 张慧媛

今日(1月10日),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以下简称“国药监”)依据我国现行化妆品法规规定和有关技术规范,重磅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用十问十答的形式解答了化妆品监督管理中常见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整理出这十大要点,并配以专家解读:

纵观目前市场环境,随着药妆品类的崛起,呼吁给药妆正名的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功能性产品的需求和国外药妆的繁荣,给了很多品牌以及媒体即将松绑的幻觉。

国药监此次再次强调:“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属于违法行为”,无疑是给想赶着药妆风口的企业浇灭了一盆火,但又在功能型护肤品领域,燃起了一盏灯。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曾在今年11月首届国际化妆品大会上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就早已传递出这样的官方倾向。他直言“国家对于药妆暂时不会松口,这一局面将很长时间都不会改变”。

陈少军认为,药妆在中国仍属于功能性的、有可能造成不安全后果的品类,目前在我国,药和化妆品是两种监管体系。考虑到化妆品市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处境,为避免化妆品企业潜在的胡乱添加和夸大宣传等不利影响,国家对药妆概念暂时不会松口。

记者也了解到,某定位高端的中草药护肤品牌,原定的品牌名就带药字儿,但和卫生部谈判两年没有批准,无奈才采用了如今的折中方案。

第二和第三条对于美业人的影响,用大地震来说毫不夸张。

在目前爆火的成分中,EGF排不上第一也得排个第二。“生长因子”、“诺贝尔奖加持”、“基因黑科技”等炫目头衔,几乎将EGF拱上神坛。

但是,行业内对于该成分的质疑却从未停止,著名研发工程师、中国香化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慧良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EGF成分本身不能被皮肤吸收,虽然在医疗、医学美容领域对于修复创伤有一定效果,但“化妆品行业不同于以上两者,化妆品是不能用以治疗疾病的”。

目前,行业对于消费者科普力度不够,国家法律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有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反问记者:“虽然不是绝对,但你看为什么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资生堂这种对于行业风向最为敏感的国际大企业没有玩这一风口呢?从他们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他表示,目前喜欢跟风用EGF作为噱头的公司大多是新迸发出来的小品牌。

今日,在数家专业媒体爆出该新闻后,不少焦虑的业内人呐喊:“冻干粉该何去何从!”,冻干粉和EGF又有何联系呢?

和EGF爆火的路径相同,冻干粉也是今年美妆届的大热科技。李慧良解释,类似EGF、某些多肽、中草药和维生素C等成分,平时容易降解或者氧化,为了更有效应用到化妆品中,许多品牌采取了医疗中常用的冻干技术。

部分媒体对于EGF成分和冻干粉的报道

但是有业内人士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爆料,国内90%号称使用冻干粉技术的品牌,都是和EGF这一大火成分捆绑在一起的,这是为何许多业内人士在追问冻干粉去路的关键原因。

正如日化行业资深品牌营销专家张兵武告诉记者的那样,目前是EGF成分跟风、造概念最厉害的时候,虽然冻干粉只是一个性状,冻干粉也不等于EGF,但很多跟风的企业都将受牵连。

“在国家大环境加强监管的关键时刻,EGF这一大热风口成为国家严打的切入点。这对日化行业是一个警示: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绝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从生产到宣传,不要有模糊地带”,张兵武认为。

第三点,《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求证的多位业内研发人员和咨询专家,均对此条有疑问。

据悉,中国化妆品的全成分标识,要等到2010年《化妆品全成分标识解读指南》发布之后才得以实现。张兵武认为,“现在是包装上可以不写‘防腐剂’等成分,但是不含防腐剂的却不能宣称无防腐剂,这一做法有点奇怪”。

更有某知名品牌老板直接告诉记者,“这一解答让人摸不着头脑”,他认为许多本土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是监管太严,恰是监管太松了。他也猜测,是不是国家为了照顾到部分化妆品企业的发展,考量了部分企业的利益诉求才作此决策。

李慧良则认为,这一表述,给了部分品牌方故意做违规动作的机会。因此这一说法还需要国药监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调研。

随后的七条,都是关于进口非特备案的进一步详解,11月10日,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化妆品财经在线》第一时间做出报道,详情见《今天!一条进口非特备案公告,或将改变中国化妆品市场格局!》。

推荐阅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