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24
  • 阅读量:1845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张雪梅

日前,法国美妆公司娇韵诗(Clarins Group)宣布,任命 Katalin Berenyi 为集团新任美容部门总裁,该任命将于2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距离上一任总裁 Natalie Bader的离职,已过去半年时间。

CBO记者 张雪梅


早在2018年8月,娇韵诗宣布,旗下美容部门总裁 Natalie Bader 已于6月底离职,继任者待定。

据悉,Natalie Bader 于2014年3月起开始担任娇韵诗集团美容部门总裁一职,任职期间在集团的扩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扩大娇韵诗品牌新精品门店的覆盖范围,并推出第二代娇韵诗最畅销的护肤产品 Double Serum 等。

在她离职后,娇韵诗任职位空悬,直到半年后才敲定继任人选Katalin Berenyi。

事实上,在加入娇韵诗之前,Katalin Berenyi已经有过丰富的工作经历。2002年,她曾担任Shu Uemura欧洲地区品牌经理,2003年,开始服务于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担任其市场营销副总裁,负责兰蔻国际市场营销业务,2005年,担任该集团的全球奢华美妆品牌旅行零售副总裁。

从Katalin Berenyi过往的履历来看,其擅长的业务种类是品牌营销。看来,过去主要依靠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娇韵诗,未来不排除会在营销方面加大力度,用更高的曝光度拉动利润的进一步增长。

娇韵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nathan Zrihen 表示,Katalin Berenyi 在建立、发展全球品牌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亚洲市场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会帮助娇韵诗走得更远。

在如今各美妆品牌“抱团取暖”,纷纷选择背靠大型美妆集团的趋势之下,娇韵诗一直是个“异类”。它不仅对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抛来的橄榄枝视而不见,更是在2008年花费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40亿元)回购所有股票退市,并彻底家族化。

娇韵诗如此底气十足,敢于单枪匹马和大型美妆集团争夺市场份额,自然有自己的筹码。

一直以来,娇韵诗产品线丰富,尤其是身体保养系列非常完整,已经开发出细致肌肤护理、特造曲线护理等产品。而身体护理系列至今仍是许多美妆品牌的短板,就算只依托于身体护理系列,娇韵诗的地位一时也很难被撼动。

在中国市场上,娇韵诗也属于“闷声发财”的品牌。一方面,关于它的营销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它2014年在中国的柜台数就已经达到117家,总零售额直逼10亿人民币。小红书等社交种草平台兴起后,不少明星诸如秦岚、张韶涵等人纷纷为娇韵诗打call,这在提升娇韵诗知名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今年1月,娇韵诗入驻小红书,并发布首条动态,以赠送产品的形式和消费者互动,该条动态获赞7000,评论近1.4万。

此外,《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还注意到,娇韵诗天猫旗舰店在淘宝和小红书互通内测之后,也设置了“好物点评团”版块,消费者可以边购物边浏览小红书、淘达人的使用分享,边进行消费。无疑,这有利于为消费者营造更立体的购物环境,提高购买转化率。

随着“新官”上任,娇韵诗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加强营销的步伐已然不远。产品线丰富、拥有明星粉丝的它,无疑将蚕食部分美妆品牌的市场份额。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