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春节赚得盆满钵满的香港美妆连锁莎莎国际肯定不会想到,在2019年春节访港内地客暴涨逾三成的同时,自己的港澳销售会缩水4.8%,同店销售更是暴跌7.9%。
2月13日,莎莎国际(00178) 发布公告,该集团于中国港澳地区新春期间(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七,下同)一周零售销售较去年下滑4.8%,内地客消费加倍慎重下,同店销售下滑7.9%,整体交易量下跌2.8%,整体交易平均单价则下跌2.3%。
一个可参考对比的数据是,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资料显示,新春期间内地访港人次按年上升31.6%。可见,这么多游客都没能给莎莎国际注入新鲜血液。
莎莎新春“不旺”,各大数据增长乏力
近年来,莎莎国际一直不间断发布各大“黄金周”期间部分财务数据,新春期间的销售成绩更是被寄予厚望。《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查阅其官网历年公告获悉,除了2018年春节的“异军突起”,近四年来,莎莎国际在春节期间的表现都可以用“疲弱”形容。
2016年春节期间,(莎莎国际)港澳零售销售较去年同期下跌20%,而同店销售则较去年同期下跌19%;
2017年春节期间,港澳零售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3.5%,同店销售下降1%;
2018年春节期间,香港及澳門零售销售按年增长16%,同店销售升12.2%。
把时间轴拉得短一点,在近一年间的三大黄金周期间,莎莎国际港澳地区零售额和同店销售增长乏力的态势则更加明显。
201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莎莎国际)港澳地区零售额按年增长34.4%,同店销售亦按年增长31.7%;
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港澳地区零售额按年增长7.4%,同店销售亦上升2.8%;
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港澳地区零售额按年下滑4.8%,而同店销售下滑7.9%。
莎莎国际春节生意的惨淡,似乎早有苗头。
其业绩在去年第三季度(10月初到12月底)就遭遇重创,当时,港澳零售及批发业务的营业额按年下跌2.8%至18.38亿港元(约15.8亿元人民币),同店销售按年亦跌3.7%。打击代购加之双十一购物节的影响波及到整个香港零售业,莎莎国际也是其中之一,而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开通,增长的访港游客数量也未能带来足够的购买力。
无疑,“旺丁不旺财”仍是莎莎国际正面临的尴尬。
蛋糕有限,莎莎国际“高龄” 绮梦不再
香港政府统计处去年底发布的《零售业销货额按月统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去年一年,香港地区的化妆品销货价值指数增长值平均数在14.3左右。
也就是说,跟三年前比,香港地区的化妆品月均销售额在2018年只增长了一成。
港澳零售大环境凋敝,而化妆品类目总盘有限,出现任何波动,在当地拥有百余家门店的莎莎国际都首当其冲,春节黄金周也无法力挽狂澜。此前,2018年8月《电商法》的颁布,代购和水客们趋于谨慎,代购人数及次数减少的行为,更导致其香港店面销售额全面倒退。
发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香港黄金时代,到今年,莎莎国际已经41岁了。而其锚定的主要消费者——内地客的美妆消费习惯,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尼尔森最新发布的《中国大陆个人护理品和化妆品专营店购物者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大卖场/超市(36%)依然是消费者购买个护及美妆产品渗透率最高的渠道,而网上购物平台(16%)和化妆品专营店(15%)的增长势头强劲。
同时,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集团、联合利华公司、宝洁公司、资生堂集团、LG生活健康集团等全球十余家美妆企业发布的2018年财报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高端产品是增长引擎,线上销售成另一大驱动力。
这又撞上莎莎国际的两大弱项: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毛利率低;电商渠道表现差(年中报显示该渠道仅有中低单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