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成分”谈“成效”,是不科学的。
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分党”涌入,消费者们更加重视护肤品的安全性,他们不再一味地去相信所谓的营销,而选择了解美妆护肤品的成分,从而针对性地购得更适合自己的护肤品。《美国美妆行业透明度感知评估报告》显示,高达72%的消费者希望品牌能主动解释产品成分的功效情况,而超过60%的消费者希望品牌说明产品成分的来源。大势所趋之下,法国健康应用程序YUKA迅速走红。自推出以来,在法国、英国、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广受用户好评。据统计,YUKA现拥有900万用户,其中YUKA在比利时发布仅6个月,就已拥有40万用户。这款APP可以解析食品和美妆产品标签上的成分表,一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符合自己健康需求的食品及美妆产品,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规范和改进产品配方。
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产品上的条形码,APP就可以自动分析出产品的成分。YUKA 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根据每种成分的潜在/不利健康影响,为每种成分分配风险等级:内分泌破坏性、致癌性、过敏性或刺激性。每种成分相关的潜在风险将在APP中显示,并带有相关的科学资料。成分分为四个风险类别:无风险(绿点),低风险(黄点),中等风险(橙色点),高风险(红点)。除此之外,如果经分析之后产品不适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APP 将会推荐其他同类型的产品。YUKA现已经进入比利时、瑞士、英国及西班牙等市场,正计划进入美国市场。近期,Kimso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4%的 YUKA 用户会减少购买对他们健康有危害的产品;92%的用户不会购买 APP 中红色标记较多的产品;83%的用户开始追求产品的质量,减少购买的数量;90%的用户认为YUKA可以帮助生产商改善产品配方。目前,联合利华(Unilever)和雀巢(Nestlé)等大型企业已经表态,他们在开发产品时会将YUKA的标准纳入考虑范围。包括几家连锁超市在内的其他公司也宣布,将对数十种产品的成分进行审查,因为这些产品在YUKA上的评分很差。目前,在中国市场也有相类似主打成分分析的美妆APP,例如“美丽修行”、“你今天真好看”、“真我”等。以最为知名的美丽修行来说,该APP主打产品成分分析+以用户肤质为基准,帮助消费者做消费决策。公开数据显示,发展3年以来,该App已累积用户1000万,微信公众号也拥有100万+微信粉丝,而且超过40%的粉丝来自老用户的社交裂变转化。如今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消费者对护肤成分的普遍关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消费者进入护肤“科学”、“理性”时代的标志。“成分党”的兴起加速了化妆品成分“透明化”的进程,同时也带动了主打成分类宣称的小众品牌的崛起。未来,伴随着“成分护肤”的关注度增加,将会有更多品牌瞄准时机抢占这一市场。而化妆品成分分析类App,则将成为“成分党”的必备指南。这类App或将以数据为基础,反哺品牌,为其产品研发提供消费者导向的分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