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护肤人群需求的专业化、深度护肤群体的年轻化趋势,在一度由高端外资品牌主导的精华市场,加码产品研发的国货品牌们开始撑起半壁江山。
精华作为护肤产品中的高地,被美妆品牌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精华产品,一个品牌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能打。据美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美业颜究院分析,在截至今年四月底的近60天期间,面部精华销售额已跃居淘系第一大护肤子类,环比增长36%+。即使放眼整个一季度来看,精华品类的表现也很喜人,据淘数据统计,液态精华成交量在天猫平台同比增幅20%+,整体销售额超过27亿元。在这占据27亿市场份额的精华品类中,除了长期霸榜的雅诗兰黛、兰蔻、SK-II、OLAY、欧莱雅、修丽可等外资品牌,更多国货品牌正逐步走进主流消费视野。
01
平价精华占半壁江山
“小而美”国货也招人爱
在价格区间上,国货精华首先避开了“高手如云”的高端市场,以高性价比切入大众市场。据淘数据统计,在不同价格区间的精华中,300元以下产品占据了今年一季度整体销售的“半壁江山”。其中,尤以100-200元的精华更受欢迎,销售占比超过25%。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搜索主流电商渠道发现,在天猫“热销精华原液榜”前10名、拼多多“品牌面部精华畅销榜”前20名以及京东“面部精华榜”前30名中,共计单次或重复出现了26个国产品牌。它们中既有丸美、高姿、珀莱雅、一叶子、HFP、半亩花田等美妆“熟面孔”,也半路杀出了诸如丽普司肽、Omenfee(欧曼芬)、小迷糊、Haa等“新鲜血液”。
入榜国产品牌中,除了HFP两款原液、一叶子熬夜精华等6款产品处于100-200元价位,自然堂凝时鲜颜修护精华(“小紫瓶”)因列入拼多多“百亿补贴”产品,售价98.9元,其余均为两位数的“亲民”售价。
02
虾青素、乳糖酸、寡肽
更多成分“新贵”出圈
“亲民”的售价,并不意味着研发上的放松。在成分上,国货品牌在努力满足成分党需求的同时,与早前相比,并没有跟风外资品牌爱用的成分,而是勇于尝试“新成分”。除了玻尿酸、透明质酸、烟酰胺、视黄醇一类“老生常谈”的概念外,在这些国货新鲜血液中流淌的,更多是乳糖酸、虾青素、各类酵母提取物等新网红成分。
据淘数据平台统计,乳酸糖和寡肽已经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两大成分,相关精华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4%、42%;而此前让OLAY成功翻红的烟酰胺热度逐步下降,退居第三位。此外,虾青素精华的表现也很突出,仅今年3月份销售额就超越了去年“双十一”。
不过,无论是当前的成分“顶流”乳糖酸,还是后起猛追的虾青素,往往是此前已被广为接受的同类成分进阶版。以虾青素为例,因为号称“抗氧化能力是维C的6000倍”,迅速在社交媒体打响了名声,更成为高姿旗下精华产品的当家成分。而乳糖酸则因比早前大火的果酸、维A酸等刺激性更小、功效更广,成为精华品牌们青睐的百搭成分。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因为此前成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这有利于帮助“后继者”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从而快速铺开市场。
03
药企跨界、专业人才入局
“技术流”迎来春天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对产品功效、成分要求的拔高,依托强大的医药背景或由专业研发团队背书,正成为支撑国货品牌在精华界崛起的主旋律。在拼多多“品牌面部精华畅销榜”中,修正药业旗下的细嫩精华液、多肽冻干粉修护组合分别位列第6名、第12名;而仁和药业的一款寡肽冻干粉修护组合,也在天猫平台“热销精华原液榜”中排名第4位,月销售额达到4.8万件。
而在天猫“热销精华原液榜”中空降第3名的丽普司肽原液,被称为“暨南大学医药中心官方品牌”,并在主页突出介绍了两位主要研发专家,他们同时也是学院教授身份。与此类似的还有小迷糊寡肽冻干粉原液,除了强调其由“暨南大学生科院‘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更在主页面直接挂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的招牌。
专业学者、人才的涌入,从全国化妆品重镇广东省近期的动向中可见一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广东药监局官网发现,自今年5月6日以来,广东已经增补了45名来自化妆品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协会各相关单位的化妆品行业专家。当记者分别以“修正”“丽普司肽”等为关键词,查询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服务平台时发现,精华类产品的相关备案也已经突破上百件。如果说明星产品的回购率和渗透率更能反映持久的品牌力,国货品牌们则正在靠发力精华展现不一样的科研实力,让护肤市场诞生出更多可以穿越市场周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