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26
  • 阅读量:7080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张钊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美国引起一场龙卷风。在原料涨价、运输成本上升、俄乌战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又岂止蝴蝶扇动翅膀可比,全球美妆市场将迎来又一轮涨价潮。

一个月前,雅诗兰黛集团旗下9大品牌部分产品集体涨价。几乎同时期,宝洁公司在财报中透露2022年将会继续涨价。LVMH集团也宣布旗下 Dior迪奥美妆从1月开始对部分产品进行涨价。

 

两周前,联合利华在最新财报中明确今年还会继续涨价策略。

 

一天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军对乌克兰实施多点军事打击,战争一触即发。战争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极为动荡,短短数小时,全球化妆品相关公司市值就蒸发了超741亿元。

 

图片

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化工市场出现了连锁反应——众多依赖进口的原材料开始悄然上涨。

 

面对战争这样的黑天鹅事件,科思创、道达尔能源、陶氏、英力士、阿科玛等多家化工大厂陆续宣布遭遇不可抗力,产品产量将受到影响,甚至断供数周,这对于目前国内化工市场的行情而言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原料上涨甚至断供,全球化妆品将迎来又一轮涨价潮。


01

国际企业带头,“涨价”已成创收策略

2022年还将继续涨

 

进入2022年以来,消费者或许可以发现身边的不少东西开始悄悄涨价,上至奢侈品涨幅可超过10%,下到一餐火锅、一杯奶茶。美妆行业也加入到了“涨价大军”。

 

如果将时间往前回溯,可以看到2022年1月28日零时起,美国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雅诗兰黛、海蓝之谜、魅可、祖·玛珑、TOM FORD、芭比波朗等部分商品及相关套装的建议零售价进行上调,并即时生效。

 

美国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在1月公布的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财报中透露,旗下品牌在2022年将会继续涨价。2021年4月,宝洁宣布,因原材料涨价,公司旗下部分产品将从2021年9月涨价,涨幅为5%-9%。

 

法国 LVMH集团旗下 Dior迪奥美妆从2022年1月开始对部分产品进行涨价。据消费者反映的数据显示,主要涉及的涨价产品是花秘瑰萃系列,如一款精萃露已从990元上涨为1090元,另一款眼部精华由1700元涨至1850元。

 

国际企业之所以纷纷“涨价”,源于这一措施对营收增长的有效拉动。

 

宝洁集团近期公布的2022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Q2净销售额为 209.5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29.25亿元),比上年增长 6%;净收益为42.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9.11亿元),同比增长9%;具体到中国市场,宝洁特别提到,财报期内,大中华区业绩连续两年二季度增长总和达12%。

 

而其中,上个季度的平均商品定价上涨了3%,涨价贡献了宝洁公司当季收入增长的一半,另外一半则是销量增加。

 

同样受益的还有联合利华。2021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联合利华仍创造了九年来的最高增长率水平,基本销售额同比增长4.5%,中国市场增长率创五年内最高水平。由于尝到甜头,联合利华明确表示2022年产品定价会继续上涨。

 

02

多方因素导致成本上涨

国内小企业“命悬一线”

 

事实上,化妆品原材料上涨还要追溯到2020年的疫情前后,塑胶原料、甘油、丙二醇、乙醇、三乙醇胺等一齐上演了涨价潮。据了解,当中的丙二醇可作为保湿剂、软化剂、溶剂等,在水、乳、霜、面膜等产品中均可使用,用途相当广泛。


图片

 

经过去年整年的多次涨价后,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国内30余种依赖进口比较大的化工品,价格走势逐渐飙高,最高上涨8200元/吨,上涨近三成,如己二腈、己二胺、高端钛白粉、有机硅等高端垄断性产品。

 

广州优聚集团总经理曾小静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目前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确实已经到了历史新高,大一点的企业稍能应付,对小企业而言,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工厂面对这种时不时的涨价,也不一定能转嫁到品牌上去,说不准品牌哪天就不愿意买单了,目前这种情形,已经让业内的新品上新速度有所放缓。”

 

“原料接连几番涨价,加上功效评价监管时代的到来,产品成本增加不是一星半点,没有资本的小企业可以说‘命悬一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物流成本的上涨,也是化妆品涨价的关键一环。

 

从去年4月以来,海运价格一路疯涨,亚洲至美国西海岸的运价一度超过20000美元,引得不少商家纷纷减少出口甚至暂停相关业务,化妆品行业中涉及外贸出口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图片

 

比如,上海家化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2亿元,同比下降了3.4%,其中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海外业务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超过10%。看来,海运价格的不稳定,以及原料价格上涨、“双限双控”政策的实行,已成为化妆品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经营难题。

 

值得一提是的,今年1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五个竞争管理机构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组,联合调查全球航运市场勾结及垄断行为,以合作识别和起诉全球供应链中的非法行为,包括串通定价、哄抬价格等。他们要求进行调查并努力解决航运业价格上涨和供给短缺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全球航运运费或许将迎来下跌。

 

有业内人士吐槽:“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跟化妆品原料有什么大关系?为什么大家都趁火打劫一样,马上涨价。”看来原材料的盲目疯涨,化妆品企业亦有诸多怨言。

 

牵一发而动全身,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原油、煤炭、天然气等大宗能源面临供给危机,多重因素错综复杂,后续化工品涨价和缺货的行情或将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扭转,美妆产品的新一轮涨价肯定会波及全球市场。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