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暂停键的上海,也让整个“包邮区”的美妆工厂跟着按下了慢行键。除了200多家上海美妆日化企业停工停产,江浙地区的工厂,也遭遇着原料短缺、物流供应不足的困境,这些被疫情暂困的企业,又在如何行动?
01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联系到上海全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方祥铭时,他正在开一个线上会议。这段期间对于方祥铭而言,是最为忙碌的时期,居家线上办公,所有需要临时解决的突发状况,都在等着他来决策。目前,全丽公司主要以线上办公为主,业务端的工作正常进行,工厂方面则是全面停产。方祥铭认为,封控越久对生产方面的影响越大,就目前的情况看,江浙沪的美妆企业与工厂都难以幸免,除非有自产原料或者自销成品。对于因疫情所致的一些无法按时完成的订单,交货困难的,只能先沟通协调与排顺序。相对于只能静观其变的企业,科丝美诗这种在其他省份有工厂布局的企业,目前尚可以拿出一些“救火”行动。科丝美诗相关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3月中下旬,工厂尚可闭环生产,处于半停工状态,从4月1日起全部停工,导致很多订单堆积,就目前情况看,对出货的完成度影响很大。4月11日,上海结合疫情实际情况,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其中,防范区居民可以在行政区域内适当活动。这对于上海当前紧封的工厂来说,或许是迎来开封的好消息。上述负责人表示,如果到时有部分员工能够先出来,寄希望这部分员工能够提前投产;若还是继续封控,则会与客户商量后续产品放在广州的科丝美诗工厂来进行备案和生产。“目前,科丝美诗在广州白云区和从化均有生产工厂,不过最近广州的疫情,对白云区的生产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能在从化区的工厂生产。”该负责人提到,“现阶段疫情对于公司的影响,暂时还没办法估量,还需要继续下一步的研判。”他坦言,能够将紧要的订单业务转由外地工厂来完成,这对于科丝美诗来说,是可以选择“救火”的唯一方式。据了解,科丝美诗上海工厂所在的奉贤区,目前可以说是上海疫情最轻微的地方之一,若后续能够尽快清零,该地工厂率先投产的希望较大。当上海被疫情肆虐的时候,疫情的外溢,也让被誉为上海后花园的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的美妆企业显得“颤颤巍巍”。目前,江苏省注册备案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大约有330家,苏锡常占了一大半。“虽然我们这里疫情并不是十分严重,但生产企业也受到了影响”。据江苏无锡中百化妆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艳透露,由于交通管控致使很多原材料无法进入工厂,公司半个月左右已经将1800平米仓库的库存都用完,而且后续的生产物资暂时也进不来,很多生产企业一筹莫展。记者注意到,由于靠近上海,早前的疫情外溢,让上述城市疫情反复,在严管控之下,生产物资原料补给严重缺货,目前只有部分顺丰和邮政物流能够出入无锡,选择顺丰的话,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许艳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由于仓库的原料都已用完,只能期待上海早日解封。同时,由于囤物资的风险更大,即使以后再面对可能物资进不来的情况,她认为,囤一大批物资在仓库也是不划算的。记者从苏州一家代工企业了解到,自2月以来苏州就反复出现了疫情,截至目前,该企业生产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因为无法保证产能,一些在谈的意向订单也都处于观望状态。事实上,苏州的美妆企业,大多数在3月就开始感受到疫情的影响。彼时,除了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在生产上企业也格外小心。“按照当时的政策,但凡有员工出现阳性,就必须得全面停工观察,公司只能采取分批上班,员工在工厂里闭环生产,确保生产的同时,保证员工的健康安全。”上述苏州代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全部停产,订单压力自然就转嫁到了周边地区的工厂。现在不少业内人也知道,有一些上海订单是交由我们来做的。”上述公司负责人说道。近年来,随着美妆行业的快速发展,美妆行业整个产业链步入红利期。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约4000亿,连续15年保持增长,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作为中国美妆产业高速发展里的重要螺母,生产企业自然收获良多。投资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此次上海疫情来看,确实如此。对有能力将订单转移其他分工厂生产的公司,无疑可以率先渡过难关,否则只能静等疫情散去,恢复生产。这种等待,人员、房租、库存等成本的重压下,往往会让企业损失惨重。业内资深人士梅鹤祥认为,这次疫情对企业将来的布局会有非常大的改变。生产、运营、决策都集中在一个城市的损失惨重。因此,疫情之后,会有不少企业去中心化,分散布局,规避风险。对此,有企业负责人认为,以新科技探索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将是生产企业下一步需要去思考的。比如,疫情之下,伽蓝集团通过建设供应链分仓布局,以数字化供应链系统保证了当下的物流运输问题,保障消费者需求和经销商需求,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据透露,为了维持渠道稳定,保障各个渠道销售端的产品供给,保障社会各界的民生需求,伽蓝公司员工打破岗位之间的壁垒,积极响应号召,非一线的生产员工,也参与到生产线上。此外,鉴于这两年国际疫情的影响,上游原料过分依赖进口,且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原料公司被掣肘。疫情当下,未来,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原料去全球化趋势也将进一步深化,推进国产原料替代进口原料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多数上海工厂已经停产,但是对目前国内品牌的春夏季产品上新来书影响不大,不少企业表示,新品已在去年完成生产。疫情之下的自救,成为美妆企业关注的共同话题,从《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工厂方面的采访来看,目前更多的是等待。但等待不等于没有行动,阵痛之下的转型,能让企业未来保持更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