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17
  • 阅读量:1027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肖雪

在中国,创造美。

从怀揣着“让每一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口红”的初心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到如今成长为中国市场份额规模最大的美妆集团,欧莱雅用了25年。这25年,更是中国美妆产业波澜壮阔的1/4个世纪。

从明天(12月17日)开始至24日,“美·为之所动——欧莱雅中国25周年主题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盛会的宗旨是向广大消费者展示,欧莱雅结合艺术、医学、科技等多行业因素,逐渐发展成一个对中国深层次认识和和研究的美妆科技综合体。

此次展览通过5个专题——多元包容、科技创新、赋能女性、守护地球、生生不息来全面展示欧莱雅的内涵与与未来。欧莱雅北亚总裁费博瑞在展览上发表讲话表示,此次展览,就是与大家一同探寻关于美的真谛。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标志着欧莱雅在中国下一段美丽旅程的新起点。


“25年来,欧莱雅始终坚持一件事:在中国创造美。而之后我们更是要积极探索:未来之美,何去何从?”在今日(12月16日)的线上开幕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谈到。

01
围绕“美”,展开了一场多元探索

在“美·多元包容”展区,这个展区主要是集中展示了欧莱雅对不同肤色、发色、发质和口红色号的研究,积极推进品牌对多元化,个性化美的思考。其中艺术家安杰莉卡·达斯(Angélica Dass)正在持续创作的作品《人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副作品的亮点就是它号召了来自20个国家、36座城市中超40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这是一场品牌举办的跨越种族,国别的实验研究创意。


在核心区域“美·科技创新”展区,欧莱雅将自己近年来最受欢迎的美妆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在这个地方。其中有进博会同样进行了展出的YSL 圣罗兰「电波穿香室」(YSL SCENT-SATION)、解救手残党的Colorsonic“家用染色魔发棒”、可以“打印”超1000种颜色的YSL圣罗兰“口红打印机”、节水量高达65%的首款节水洗护发神器L’Oréal Water Saver等等。


这个区域还结合了多元的技术如NFT等,设置了增加观众体验感的美妆体验区,充分展示了欧莱雅战略中引以为傲的科技创新战略。

在“赋能女性”专区,欧莱雅特别宣传了欧莱雅赋能女性公益工作中的一个案例,就是李云霞创办的云霞美容院,这个美容院是欧莱雅女性工作基层建设的代表。除此之外,展区还展示了很多其他的女性帮扶的案例。

在“守护地球”和“生生不息”展区,欧莱雅通过诸多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力图充分展示近年来围绕集团策略的“可持续发展方针”。

值得一提的是,Web3科技艺术创作团队Black Void展出了艺术作品《大气炼金术》。据负责人员介绍,这个创作团队特别为本次展览制作了北亚5座城市及巴黎的数字云雕塑——团队提取了对应城市的气象数据,包括碳物质、温室气体、污染物以及温度湿度等,最终通过算法生成了相应的云雕塑。


现场还展现了兰蔻菁纯和艺术家刘佳玉的可持续艺术作品《幻漠之花》,这个作品今年也是第二次在欧莱雅品牌相关年活动中展示,艺术家从“可持续”出发,将兰蔻菁纯回收的玻璃空瓶浴火烧制为金色玫瑰形态,承载花朵的岩体雕塑依然附着陨石的肌理感,用来描绘品牌未知的生命力。

这幅作品也和最后一个展区“生生不息”相互呼应。这个展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艺术家徐冰为欧莱雅中国25周年特别创作源自其载入艺术史的作品《天书》,由汉字的基本元素重构的“美”字,该装置由徐冰《天书》系列“伪文字”——“美”字衍生而出。


而这副作品作为结尾部分,也很好地为这次展览点了题。表达着欧莱雅作为一个美妆集团,从创意、科技、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中汲取能量,积极引导美妆行业变革发展的内核和决心。

02
25年,欧莱雅靠什么登顶?

从怀揣着“让每一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口红”的初心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到如今成长为中国市场份额规模最大的美妆集团,欧莱雅用了25年。

回顾25年,欧莱雅走过了哪些关键节点,又踏准了哪些时代节拍?

1997—1999年,初创。

早在1997年欧莱雅正式进入中国内地之前,欧莱雅就率先在苏州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品牌工厂“苏州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从1997年到1999年,欧莱雅中国第一任首席执行官盖保罗,将欧莱雅旗下一个个外资品牌,如美宝莲纽约、兰蔻、薇姿、卡诗等,陆续引入到中国内地市场。

2000—2008年,发展。

在这个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更为开放多元的市场环境,吸引着欧莱雅旗下更为高端多元的品牌涌入到中国内地,其中就有赫莲娜、碧欧泉、理肤泉、植村秀、阿玛尼等品牌。欧莱雅继续在中国扎根发展,并在2005年将中国市场打造为其全球第十大市场。据悉,至2007年十周年之际,欧莱雅已在中国建成了集总部、研发与创新中心、两家工厂、四个事业部和15个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为一体的“美妆帝国”。

可以说,从这个阶段开始,中国对于欧莱雅已不再是一个用来分销产品货物的市场,而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和实力的合作伙伴。在这个阶段,中国女性美妆启蒙品牌“羽西”于2004年被收购,并最后纳入到集团的高档化妆品部门。另外在2005年,欧莱雅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研发与创新中心,并于2010年最终建成。


这标志着中国已被纳入到欧莱雅的研发枢纽之中,且欧莱雅也开始关注中国消费者的创新需求。

2009—2015年,繁荣。

这一阶段,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莱雅中国也一路披荆斩棘,成为集团第三、第二大市场。随着科颜氏、修丽可、圣罗兰美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欧莱雅将更多的技术投资,可持续发展等多元的文化项目放在中国市场进行。直到2015年,中国跃升成为欧莱雅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

2016—2019年,折桂。

这一时期,中国迎来互联网+时代,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开启美的新黄金时代。欧莱雅成为中国第一大化妆品集团,并雄踞中国的美妆电商业务NO.1,成为了中国美妆市场中当之无愧的巨头。

2018年,欧莱雅旗下巴黎欧莱雅、兰蔻、美宝莲纽约、圣罗兰美妆、阿玛尼美妆、科颜氏6大品牌跻身十亿俱乐部。同年,欧莱雅作为参展规模最大的日消企业,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0—未来,持续美的进化。

2020年之后,欧莱雅中国提出了“HUGE美好计划”战略,协同更多生态圈合作伙伴创造“美好消费”新格局。随后在2021年又提出全新企业进化模型“BEAUTY HUGEVOLUTION·美的进化”,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谋求赢益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更多的品牌,如梅森马吉拉香氛、拉夫劳伦香氛、法国蒂可丽、维克多与罗夫香氛等品牌进入了中国。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落地中国,如欧莱雅发起的首个美妆科技初创挑战赛“BIG BANG美妆科技创造营”,欧莱雅与中国的合作更为多元。

据欧莱雅集团年报显示,2021年欧莱雅全球销售额约226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取得两位数增长,实现了两倍于中国美妆市场平均增速的业绩。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欧莱雅集团核心战略市场,并有望成为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大市场。

在2021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欧莱雅成为成交量超100亿的集团之一;品牌直播间全年直播时间累计达18万小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欧莱雅中国的战略性方针。

03
下一个25年,怎么走?

今年初,费博瑞在2022年欧莱雅发展年度沟通会上发布了全新的企业进化模式—“CO-X”。

“以2022年作为起点,除了互联网经济崛起迎来的’融合时代’,未来科技也会助力开启’融’时代,时间、空间、年龄、性别、行业、资源、媒体、渠道等皆可融合。欧莱雅将致力通过同创造(Co-create)、齐赋能(Co-empower)、共发展(Co-develop)、协力保护(Co-protect)、一起创变(Co-invent)五大驱动力,破局’融’时代,推动企业内部、中国美妆生态圈乃至世界美妆产业格局的共同进化和变革。”费博瑞表示。

无疑,未来,中国市场将更深远的影响全球美妆市场格局。

在今天的线上开幕活动上,欧莱雅北亚区兼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副总裁马斯明就向CBO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像现在大火的玻色因技术虽然是外国科学家研发的,但是中国科学家却通过发明了各种配方和用途来很好地运用了这个原材料,并共创,发扬了欧莱雅旗下很多玻色因产品。”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及活性健康化妆品部总经理马岚也向CBO记者谈到,以前几乎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在海外,但是现在中国和欧莱雅已经组建了更多本土团队来迎合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2021年集团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叶鸿慕带来的新的集团使命:创造美,让世界为之所动,也将中国纳入到了美的研发和共创当中。

叶鸿慕谈到未来几年的愿景,围绕着三个关键词展开连续性,信心和雄心。“在未来几年,美妆市场的增长将受到稳健的长期趋势推动,而我们已经预见到这些趋势:中产阶级和中上产阶级的崛起;消费群体日趋年轻化;老年人的社交生活日益丰富;男性的美妆产品消费量上升,尤其在亚洲;城市化及其对护发和护肤习惯的影响等。数字化和数据技术在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世界里,使产品和服务更具个性化。”

事实上,欧莱雅中国近年的各项重要举措,都表达了拥抱新的技术和审美潮流的决心。

今年以来,欧莱雅在中国成立首家投资公司“美次方”,并投资了中国本土小众香氛品牌“闻献”。而在区域建设中,欧莱雅将最大化整合区域需求和优势,将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北亚,建立为欧莱雅的“美妆黄金三角洲”,加速这个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创新交流。

马斯明表示:“我们通过开放研发‘CO’的策略,在研发内部,我们利用北亚区内在上海,东京和首尔设置的研发中心,开拓最大创新势能。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和当地外部创新生态圈合作,识别、挑选一些最有创新活力的初创公司,知名学界和机构,以及供应商等携手,涵盖产业上游到下游,共同打造突破性的卓越创新。”

推荐阅读

0